木虻

摘要:《本草经集注》,瘀血,寒热,目赤,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味苦,平,有毒。主治目赤痛, 伤泪出,瘀血,血闭,寒热酸 ,无子。一名魂常。

生汉中川泽,五月取。

此虻不啖血,状似虻而小,近道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bencaojingjizhu-6-3-45-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瘀血

    《准绳》、《六要》并曰∶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而医书分门类证,有七气而无蓄血,予故增着之。此说为是,然古人间有为蓄血立类者,但不多见耳。 脉候 弦而紧,胁痛脏伤, …… [全文]

    《杂病广要》

  • 瘀血

    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其已入胃中者.听其吐下可也.其在经脉中.而未入于胃者.急宜用药消除.或化从小便出.或逐从大便出.务使不留.则无余邪为患.此血在身.不 …… [全文]

    《血证论》

  • 寒热

    (师尼寡妇附) 〔大〕经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皆由劳伤气血,阴阳不调,寒热如疟也。当分气血虚实而治之。 〔薛〕前症若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用补中益气汤。若尺部脉 …… [全文]

    《证治准绳·女科》

  • 寒热

    (师尼寡妇附) 〔大〕经曰∶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皆由劳伤气血,阴阳不调,寒热如疟也。当分气血虚实而治之。 〔薛〕前症若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用补中益气汤。若尺部脉 …… [全文]

    《女科证治准绳》

  • 寒热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 …… [全文]

    《周慎斋遗书》

  • 寒热

    范(二八) 往来寒热,经月不解,舌赤胁痛,微咳,脉来虚大,病在血分。 小生地(一钱五分) 归身(八分) 柴胡(七分) 地骨皮(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青蒿(一钱) 桑叶(一钱) 因有盗汗,加姜 …… [全文]

    《友渔斋医话》

  • 寒热

    凡患寒热者,由风邪外客于腠理,痰饮内渍于脏腑,致血气不足,阴阳更胜而所作也。阳胜则发热,阴胜则发寒,阴阳交争,邪正相干,则寒热往来,时发时止。然此症与疟相似而发寒不致战栗,发热不致闷乱为异耳。 □ …… [全文]

    《审视瑶函》

  • 瘀血

    达按∶跌扑损伤,或被人打踢,或物相撞,或取闪肭,或奔走努力,或受困屈,或发恼怒,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一般寒热交作,其心胸、肋下、小腹满痛,按之手不 …… [全文]

    《明医指掌》

  • 往来寒热

    郭稽中曰∶产后乍寒乍热者何。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能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虚损,阴胜则乍寒,阳胜则乍热,阴阳相乘,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伤脏腑,血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何为 …… [全文]

    《济阴纲目》

  • 寒热

    发热恶寒.多是外感伤其荣卫.伤荣则寒.伤卫则热.平人治法.须用麻桂发散.失血皆阴血大亏.不可再汗.以耗其气分之水液.只可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杏仁薄荷前胡葛根等.以和散之.免犯仲景血家忌汗之戒也. …… [全文]

    《血证论》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本草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