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

摘要:《妇人规》,四肢厥逆,产后腹痛,新方八阵,炙甘草,熟地黄,吴茱萸,当归,甘草,生地,白术,茯苓,呕吐,四肢,胀满,独活,腹痛,血热,喜热,子宫,拒按,少血,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痛,不可妄用推逐等剂。

凡新产之后,多有儿枕腹痛者,摸之亦有块,按之亦微拒手,故古方谓之儿枕,皆指为胞中之宿血。此大不然。夫胞胎俱去,血亦岂能独留?盖子宫蓄子既久,忽尔相离,血海陡虚,所以作痛。胞门受伤,必致壅肿,所以亦若有块,而实非真块。肿既未消,所以亦颇拒按。治此者,但宜安养其脏,不久即愈。惟殿胞煎为最妙。其次则四神散、五物煎,皆极佳者。若误认为瘀,而妄用桃仁、红花、玄胡、青皮之属,反损脏气,必增虚病。有母体本虚而少血者,即于产时亦无多血,此辈尤非血滞。若有疼痛,只宜治以前法,或以大、小营煎、黄雌鸡汤主之。

(见小产论外方)

(见血寒论外方)

(见血寒论外方)

(见血热经早)

(见血虚经乱)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虚羸腹痛。

当归 白术(炒) 熟地黄 黄 (炒) 桂心(各半两) 小黄雌鸡(一只,去头足肠翅,细切)

上先用水七碗,煮鸡至三碗,每用汁一碗、药四钱煎,日三服。

凡新产之后,其有阳气虚弱,而寒从中生,或寒由外入,以致心腹作痛,呕吐不食,四肢厥冷者,宜九蜜煎、大岩蜜汤,或理阴煎主之。产当寒月,以致寒气入腹,脐下胀痛,手不可近者,宜羊肉汤主之。若气实寒甚者,宜蟠葱散。

(见《新方八阵·因阵》)治产后阳气虚寒,或阴邪入脏,心腹疼痛,呕吐不食,四肢厥冷。

此与大岩蜜汤略同而稍胜之。

当归 熟地(各三钱) 芍药(酒炒焦)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 干姜(炒) 肉桂 北细辛(各一钱)吴茱萸(制五分)

水二钟,煎服。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生地 当归 芍药(炒) 干姜 吴茱萸 桂心 独活 甘草(炒) 小草(各一两) 细辛(半两)(按∶小草即远志之苗)

上每服半两,水煎服。

(见血寒经迟)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妇脾虚寒邪内乘,以致腹痛或头眩脐胁急痛。

精羊肉(四两) 当归 川芎(各半两) 生姜(一两)

上以水十盏,煎至四盏,分四次,空心服。

(见《古方八阵·热阵》)治男妇脾胃虚冷,滞气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寒疝、气疝,及妇人血气刺痛。

苍术(米泔浸切) 炙甘草(各八钱) 三棱(煨) 蓬术(煨) 茯苓 青皮(各六钱) 丁皮 砂仁(去壳) 槟榔(各四钱) 延胡索(三钱) 干姜(炒) 肉桂(各三钱)(按∶丁皮即丁香树皮)

上每服五钱,水一盏,入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热服,或为末用葱汤调服二三钱。

产后恶露不尽,留滞作痛者,亦常有之。然此与虚痛者不同,必其由渐而甚,或大小便不行,或小腹硬实作胀,痛极不可近手,或自下上冲心腹,或痛极牙关紧急,有此实证,当速去其血。近上者宜失笑散;近下者宜通瘀煎、夺命丹、回生丹。或未效,当用决津煎为善。

(见经期腹痛)

(见经期腹痛)

(见鬼胎)

(见鬼胎)

(见经期腹痛)

产后有脾虚肾虚而为腹痛者,此不由产,而由脏气之不足。若脾气虚寒,为呕吐、为少食而兼腹痛者,宜五君子煎、六君子汤、温胃饮之类主之。若肾气虚寒,为泻、为利而兼腹痛者,宜胃关煎、理阴煎之类主之。

(见崩淋经漏不止)

六君子汤[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furengui-8-3-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痛,不可妄用 …… [全文]

    《妇人规》

  • 腹痛

    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金匮》) 产后腹痛,有虚实之分∶实者有恶露不净,有干血瘀滞,有食伤 …… [全文]

    《医述》

  • 产后腹痛(四八)

    产后腹痛,最当辩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痛,不可妄用推 …… [全文]

    《景岳全书》

  • 腹痛

    (并小腹痛) 薛氏曰∶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按腹痛原文尚有数症,曰因气滞用玄胡索散∶因外寒用五积散;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因脾虚血弱,用六君、当 …… [全文]

    《济阴纲目》

  • 腹痛

    〔薛〕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若恶露既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调补之。若不应,用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用六君子汤。若痛而泄泻,用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若泄泻痛而或后重,用补中益气汤送四 …… [全文]

    《证治准绳·女科》

  • 腹痛

    周汉卿治永康人腹疾,伛偻行,卿解衣视之,气冲起腹间者二,其大如臂,刺其一砉然鸣,又刺其一亦如之,加以按摩疾遂愈。(《明史》。) 薛立斋治一妇人,小腹胀满,小水不利,或胸乳作痛,或胁肋作胀,或气逆心吻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腹痛

    自古诸家,或有称心腹痛者,绎其意义,概系腹痛上及心膈者,故今并录于此。 脉候 心腹痛,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坚大疾者死。(《脉经》) 病若腹痛,脉反浮大而长者死。(同上) 尺寸俱沉,但有关上脉 …… [全文]

    《杂病广要》

  • 腹痛

    〔薛〕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若恶露既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调补之。若不应,用八珍汤。若痛而恶心,或欲作呕,用六君子汤。若痛而泄泻,用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若泄泻痛而或后重,用补中益气汤送四 …… [全文]

    《女科证治准绳》

  • 腹痛

    (小腹痛。) 经脉有正有别,其别分络脏腑部位,邪在正经,则注于别络,而从脏腑所虚之部位而入焉。(胸为心肺部位,肚腹脾胃部位, 胁小腹肝胆部位,腰脊肾部位也。) 邪入则气停液聚,痰血不行,脉络皆满, …… [全文]

    《医碥》

  • 腹痛

    论 《内经》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与涩通)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云云。按《内经》举痛论言寒邪外客而为痛者,甚为详悉,但未能尽述,学人自宜检阅。外有因虚、因实、因伤寒、 …… [全文]

    《医学正传》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