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
摘要:《妇人规》,四肢厥逆,产后腹痛,新方八阵,炙甘草,熟地黄,吴茱萸,当归,甘草,生地,白术,茯苓,呕吐,四肢,胀满,独活,腹痛,血热,喜热,子宫,拒按,少血,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产后腹痛,最当辨察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大都痛而且胀,或上冲胸胁,或拒按而手不可近者,皆实痛也。宜行之、散之。若无胀满,或喜揉按,或喜热熨,或得食稍缓者,皆属虚痛,不可妄用推逐等剂。
凡新产之后,多有儿枕腹痛者,摸之亦有块,按之亦微拒手,故古方谓之儿枕,皆指为胞中之宿血。此大不然。夫胞胎俱去,血亦岂能独留?盖子宫蓄子既久,忽尔相离,血海陡虚,所以作痛。胞门受伤,必致壅肿,所以亦若有块,而实非真块。肿既未消,所以亦颇拒按。治此者,但宜安养其脏,不久即愈。惟殿胞煎为最妙。其次则四神散、五物煎,皆极佳者。若误认为瘀,而妄用桃仁、红花、玄胡、青皮之属,反损脏气,必增虚病。有母体本虚而少血者,即于产时亦无多血,此辈尤非血滞。若有疼痛,只宜治以前法,或以大、小营煎、黄雌鸡汤主之。
(见小产论外方)
(见血寒论外方)
(见血寒论外方)
(见血热经早)
(见血虚经乱)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虚羸腹痛。
当归 白术(炒) 熟地黄 黄 (炒) 桂心(各半两) 小黄雌鸡(一只,去头足肠翅,细切)
上先用水七碗,煮鸡至三碗,每用汁一碗、药四钱煎,日三服。
凡新产之后,其有阳气虚弱,而寒从中生,或寒由外入,以致心腹作痛,呕吐不食,四肢厥冷者,宜九蜜煎、大岩蜜汤,或理阴煎主之。产当寒月,以致寒气入腹,脐下胀痛,手不可近者,宜羊肉汤主之。若气实寒甚者,宜蟠葱散。
(见《新方八阵·因阵》)治产后阳气虚寒,或阴邪入脏,心腹疼痛,呕吐不食,四肢厥冷。
此与大岩蜜汤略同而稍胜之。
当归 熟地(各三钱) 芍药(酒炒焦) 茯苓(各钱半) 炙甘草 干姜(炒) 肉桂 北细辛(各一钱)吴茱萸(制五分)
水二钟,煎服。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
生地 当归 芍药(炒) 干姜 吴茱萸 桂心 独活 甘草(炒) 小草(各一两) 细辛(半两)(按∶小草即远志之苗)
上每服半两,水煎服。
(见血寒经迟)
(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妇脾虚寒邪内乘,以致腹痛或头眩脐胁急痛。
精羊肉(四两) 当归 川芎(各半两) 生姜(一两)
上以水十盏,煎至四盏,分四次,空心服。
(见《古方八阵·热阵》)治男妇脾胃虚冷,滞气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寒疝、气疝,及妇人血气刺痛。
苍术(米泔浸切) 炙甘草(各八钱) 三棱(煨) 蓬术(煨) 茯苓 青皮(各六钱) 丁皮 砂仁(去壳) 槟榔(各四钱) 延胡索(三钱) 干姜(炒) 肉桂(各三钱)(按∶丁皮即丁香树皮)
上每服五钱,水一盏,入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热服,或为末用葱汤调服二三钱。
产后恶露不尽,留滞作痛者,亦常有之。然此与虚痛者不同,必其由渐而甚,或大小便不行,或小腹硬实作胀,痛极不可近手,或自下上冲心腹,或痛极牙关紧急,有此实证,当速去其血。近上者宜失笑散;近下者宜通瘀煎、夺命丹、回生丹。或未效,当用决津煎为善。
(见经期腹痛)
(见经期腹痛)
(见鬼胎)
(见鬼胎)
(见经期腹痛)
产后有脾虚肾虚而为腹痛者,此不由产,而由脏气之不足。若脾气虚寒,为呕吐、为少食而兼腹痛者,宜五君子煎、六君子汤、温胃饮之类主之。若肾气虚寒,为泻、为利而兼腹痛者,宜胃关煎、理阴煎之类主之。
(见崩淋经漏不止)
六君子汤[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furengui-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