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青蒿
(本经中品) 两手相摩,中有暖出,淫为因火为果,理固然矣。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核】曰∶生华阴川泽,所在有之。得春最早,望春便发。茎如 …… [全文]
《本草乘雅半偈》
青蒿
;清热,解暑,除蒸。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疟疾,痢疾,黄疸,疥疮,瘙痒。 ①《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②《唐本草》:"生按敷金疮, …… [全文]
青蒿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主暑热;暑湿;湿温;阴虚发热;疟疾;黄疸;蒿、草蒿、方溃、(犭凡)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内服:煎汤,6- …… [全文]
青蒿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在骨节间,明目。(《纲目》误注下品,今改正。) (青蒿处处有之,春生苗叶极细可食。至夏高四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颇香,结实如麻子.凡蒿叶皆淡青,此蒿独深青 …… [全文]
《本草崇原》
青蒿
苦寒,无毒。茎紫者真。根茎子叶不可并用,恐成痼疾。叶主湿热,子治骨蒸,俱宜童便制用。 《本经》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虫,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发明 青蒿亦有二种,一种发于早春,叶青如绵茵陈,专泻丙丁之 …… [全文]
《本经逢原》
青蒿
青蒿(图缺),味苦,性寒。入脾胃,去湿热,治痰火嘈杂,消痰;上清头目痰火眩晕,头晕,利小便,凉血,止大肠风热下血。退五种劳热,发烧怕冷。少年气盛者吃之,有进饮食之功,令人善饿。痰气盛者,宽中下气,倒饱 …… [全文]
《滇南本草》
演绎“神话”的青蒿
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辞中,提出了促进中非在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合作的8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 …… [全文]
青蒿
青蒿,味苦,气寒,无毒。入胃、肝、心、肾四经。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泻暑热之火,愈风瘙痒,止虚烦盗汗,开胃,安心痛,明目辟邪,养脾气,此药最佳。盖青蒿泻火热,又不耗伤气血,用之以佐气血之药,大建奇功。可君 …… [全文]
《本草新编》
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主治」 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 [全文]
《本草纲目》
青蒿
青蒿有二种,一黄色,一青色,生苗于二月,其深青者,更异于常蒿,至深秋犹碧,其气芳青蒿芳香疏达则能升,开花结子于七八月得金气多则能降,升与降互为牵制,故升降皆不得逞而力微,但其主留热在骨节间,则更有至理 …… [全文]
《本草思辨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