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漏

摘要:《寿世保元》,解毒汤,地骨皮,皂角刺,天花粉,五倍子,生地黄,槐角,解毒,凉血,清热,当归,燥湿,甘草,大肠,知母,大黄,生地,人参,呕吐,黄连,升麻,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脉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愈。

夫痔漏之原。由乎酒色过度。湿而生热。充乎脏腑。溢于经络。坠于谷道之左右。冲突为痔。久而成漏者也。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治痔之法。不过凉血清热而已。

至于治漏。初则宜凉血清热燥湿。久则宜涩窍杀虫。而兼乎温散也。或曰。痔漏火是根原。

何故而用温涩。殊不知痔止出血。始终是热。漏流脓水。始是湿热。终是湿寒。不用温药。

何以去湿而化寒乎。非止痔漏。百病中多有始热百终寒者。如泻痢。如呕吐。初作则肠胃气实而热。久则肠胃气虚而为寒矣。一论痔疮肿痛初起。立效。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赤芍(一钱) 枳壳(麸炒一钱) 大黄(酒蒸一钱五分) 苦参(一钱五分) 黄柏(一钱) 槐花(一钱)

上锉。水煎。空心服。为末。水泛为丸。用温水下。亦可。

一论内经曰。二阴皆属肾。虽见症于大肠。实阴虚而火盛也。

当归(一钱) 芍药(二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黄连(酒炒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黄柏(酒炒五分) 知母(一钱) 连翘(一钱) 升麻(五分) 荆芥(一钱) 槐角(二钱) 皂角子(二钱) 皂角刺(二钱) 天花粉(二钱) 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节(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热服。远酒色。则全愈。

一论千金不换刀圭散。治痔漏百发百中。(方见中风)

一论专治通肠痔漏。

莲蕊(焙一两) 当归(五钱) 五倍子(五钱) 黄连(五钱)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矾红(四两) 黑丑头末(炒一两) 锦纹大黄(半生半熟一两)

上共九味。为细末。欲服药。前一日勿食晚饭。次日空心。用淡猪肉汁一钟。好酒一钟半。

和猪肉汁煎。称药一钱二分调服。午后。于干净黄土上。大便见紫血为验。或如烂杏。五色相杂。亦为验矣。如散药难服。用酒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五分。淡猪肉汤下。此方神效。不可轻忽。切忌烧酒色欲。发物鱼羊犬肉。

一论治痔漏累验。

长葛张明山传。

刺 皮(一个连刺酒浸炙干) 当归(酒洗二两) 槐角(酒浸炒二两) 黄连(酒炒二两)地骨皮(酒炒干二两) 甘草(蜜炙二两) 乳香(二钱) 核桃(十个内取膈三十六片)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白汤或酒。早晚二服。一月后平复神效。

一论凡人衣食丰饶。患痔必由于饮食色欲所致。及有乘酒醉犯房。欲要除根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oushibaoyuan-9-31-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痔漏

    脉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愈。 夫痔漏之原。由乎酒色过度。湿而生热。充乎脏腑。溢于经络。坠于谷道之左右。冲突为痔。久而成漏者也。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治痔之法。不过凉血清热而已。 至于治 …… [全文]

    《寿世保元》

  • 方脉痔漏合参

    痔漏其名有五、曰牡、曰牝、曰气、曰血、曰酒,又有肠风痔、脉痔、雌雄痔,皆五痔之别名也。初生俱在肛边,状如鼠乳,或结小核痒痛注闷,甚者身者恶寒,皆由房劳饮酒过度,久嗜甘肥不慎,醉饱以合,阴阳劳扰,血脉肠 …… [全文]

    《冯氏锦囊秘录》

  •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全文]

    《古今医鉴》

  • 痔漏

    痔漏之症.虽疡医之事.而鄙谈之.然择疾而疗.岂仁者之用心乎.予阅内经.惟云.因而饱食.经脉横解.肠癖为痔.盖为饱食则伤脾土.脾土伤则不能荣养肺金.肺金失养.则肝木无制.而生心火.侮肺金克脾土.于是克所 …… [全文]

    《外科大成》

  • 痔漏

    论 经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又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若夫饱食太过,则脾气倦甚,不能运化精微,朝伤暮损,清浊混淆,故食积下流于大肠之间而为病也。盖脾胃 …… [全文]

    《医学正传》

  • 痔漏

    肠 为痔,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凡人于九窍中,但有小肉突起,皆曰痔。不特于肛门边生者名之,亦有鼻痔、眼痔、牙痔等。其状不一,方分五种∶曰牡、曰牝、曰脉、曰肠、曰气。牝痔者,肛门边生疮肿突出,一日数枚 …… [全文]

    《万病回春》

  • 痔漏

    清臣曰:痔漏多由酒色过度,未破为痔,已破为漏,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冶痔之法,不过凉血解热。至于治漏,当峻补气血,兼以温散,方可奏功。 痔疮初起,祛风避毒汤:黄连、黄芩、黄柏、苦参、槐花、连翘、赤 …… [全文]

    《医学集成》

  • 痔漏

    痔漏,生于肛门之边,乃下焦之所司也。好酒色之人,多有之。因火气下流肠胃蓄热。其名有七,治法则一,曰牝、曰牡、曰鸡冠、曰羊奶、曰通肠、曰翻花、曰脉痔。惟有通肠、翻花难疗。治外痔之法,始生用艾隔蒜灸三、四 …… [全文]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痔漏论

    人有肛门内外四旁,忽然生长红瘰,先痒后痛,渐渐成痔,日久不愈,此症皆由湿热所成也,多因地气之湿,加以嗜饮酒热之毒,所以结于肛门边而不能遽化矣。夫肛门通于大肠,若内有湿热,宜从大肠而出,何以结而成痔?以 …… [全文]

    《青囊秘诀》

  • 痔漏(附便血脱肛)

    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润燥除湿。肛门下坠,或作痛者,泻火导湿。下坠肿痛或作痒者,祛风胜湿。肿痛小便涩滞者,清肝导湿。 一男子患痔,大便燥结, 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术汤,二剂少愈;更以四物汤加 …… [全文]

    《立斋外科发挥》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综合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