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续名医类案》,藿香正气散,丁香丸,偏头风,厥头痛,徐灵胎,食积,风寒,白芷,收敛,风热,便秘,豆豉,大黄,外治,口渴,头痛,荆芥,血热,半夏,生姜,恶热,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徐灵胎曰∶头风一症,往往本热而标寒。清火之药,固能愈风火轻症。或有寒邪犯脑,及风寒外来,则温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当博考也。

凡属形体之疾,皆当兼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耳。

又曰∶头风之疾,轻者易愈。其重者,风毒上攻,络血横逆,重则厥冒,久则伤目,必重剂并外治诸法,方能有效。

有人三代不寿,问彭祖。祖观其寝处,果有穴洞当其脑户,令塞之,遂得寿。盖隙风入耳吹脑,则阳气散。头者诸阳所最,以主生也。(《延寿书》。)

窦材治一人,起居如常,但时发头痛。此宿食在胃脘也,服丁香丸十粒而愈。(阳明食积头痛。)

张子和治南卿陈君,将赴秋试,头痛偏肿连一目,状若半壶,其脉洪大。张出视《内经》,面肿者风,此风乘阳明经也。阳明气血俱多,风肿宜汗,乃与通圣散,入生姜、葱根、豆豉同煎一大盏,服之微汗。次日以草茎入鼻中,大出血立消。(阳明风热头痛。)

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明医杨介老治之,连进三丸,实时病失。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二茶清或荆芥汤化下,遂名都梁丸。其药治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头痛,及血风头痛皆效。(《百一选方》。按∶此方惟阳明风热宜之,余不可服。)

张大复曰∶偏头风之苦,病者不能自言,方亦多岐而罕效。戊申予忽病此,正闷郁时,周叔明以饼法见寄,未服也。五月五日顾民服贻二饼,贴太阳上,一夕良已。法用南星、半夏、白芷,三味等末,烂捣生姜、葱头为饼,不服、不攻、不熏,视诸方更简便也。(《笔谈》。按∶此方风痰用之。)

姚应凤治严州施盛宇,三载患头痛不可忍。姚曰∶法当取首中骨,今八月,时收敛,难猝治。期以明岁春,乃割额探去其骨,出瘀血数升顿愈。(《钱塘县志》。此症似与脑中石蟹略同。雄按∶未免涉诞。)

龚子才治杜侍御,患头痛如刀劈,不敢移动,惧风怕语言,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与酒浸九蒸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此亦阳明血热为病,病在至高之地,故大黄必用如是制法。)

孙文垣治蔡乐川内人,患头痛如刀破,发根少动则痛连满头,痛倒不省人事,逾半时乃苏。通身亦作疼,胸膈饱闷,饮汤水停膈间不下。先一日,因怒吐水数次,蛔虫三条。今或恶风,或恶热,口渴或不渴,而大便秘,脉则六部皆滑大有力,此痰厥头痛也。先以藿香正气散止其吐,继以牛黄黑虎丹清其人事,头仍痛甚。又以天麻、 本各三钱,半夏二钱,陈皮、白芷、薄荷、麻黄、生姜、葱白煎服,得少汗而头痛少止。至晚再服之,更痛止大半,人事未全清。此盖中州痰盛,非下不可,乃用半夏五钱,巴霜一分,面糊为丸,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下午大便行三次,皆稠粘痰积也。饮食少进,余症差可,惟遍身疼未尽去,改用二陈汤加前胡、石膏, 本、薄荷、枳壳、黄芩、石菖蒲,调理而安。(木盛土衰。)

朱丹溪治一人,因浴冷水,发热头痛脉紧。此有寒湿也,宜温药汗之,苍术、麻黄、干葛、甘草、陈皮、川芎。二剂得汗后,知病退,又与下补药,陈皮、川芎、干葛、白术、苍术、人参、木通、甘草,四剂,姜水煎服。(湿热。)

一妇人头痛发热而渴,白术、陈皮、川芎、干葛、木通、甘草,水煎温服。(阳明病。)

娄全善治一老妇人,头病,岁久不已。因视其手足,有血络皆紫黑,遂用三棱针尽刺出其血,如墨汁者数盏。后视其受病之经,刺灸之,而得全愈。即经所谓大痹为恶,及头痛久痹不去身,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是也。(三阳风热。)

李时珍治一人,病气郁偏头痛,用蓖麻子同乳香、食盐捣贴,一夜痛止。(治标妙法。)

李士材治蒋少宰,头痛如破,昏重不宁。风药血药,痰血久治无功。脉之,尺微寸滑,肾虚水泛为痰也。地黄四钱,山药、丹皮、泽泻各一钱,茯苓三钱,沉香八分,日服四剂,两日辄减六七。更以七味丸、人参汤送,五日其痛若失。(近日上盛之病最多,观此可悟一切少阴病。)

吴孚先治一人患头病,痛不可禁,脉短而涩。吴曰∶头为诸阳之首,若外邪所乘,脉当浮紧而弦,今反短涩,短则阳脱于上,涩则阴衰于下,更加手足厥冷,名为真头痛,与真心痛无异,法在不治。为猛进参、附,或冀挽回万一。如法治之果愈。

李成章官六安卫千户,善针灸,或病头痛不可忍,虽震雷不闻。李诊之曰∶此虫啖脑也。合杀虫诸药为末吹鼻中,二三日虫即从眼、耳、口、鼻出,即愈。(《明史》。雄按∶此症虽奇,实有是病,婺人多患之,彼处呼为天白蚁,亦因风热所生也。)

一人素病黄,忽苦头痛不已,发散降火历试无效。诊得脉大而缓,且一身尽痛,又兼鼻塞,乃湿家头痛也。投瓜蒂散一匕内鼻中,黄水去一大杯而愈。

张三锡屡见苦头痛,百法不效。询之,曾生过杨梅疮。用土茯苓四两,白藓皮、苦参、金银花各三钱,黄柏一钱,皂角子三十粒,苡仁、木通、防风各二钱。气虚加参、 ,血虚加四物,大获其验,身痛亦效。(《治法汇》。湿毒。)

一人头痛,脉滑而数,乃痰火上攻也。二陈、荆芥、羌活、酒芩不应,加石膏二剂稍可,终未尽除。前方加熟大黄三钱,食远煎服,病去如脱。(同上。阳明痰火。)

一人苦头痛,众作外感治。诊得右手寸口脉大四倍于左,两尺洪盛,乃内伤气血头痛也。外兼自汗倦怠,以补中益气汤加炒黄柏,一剂知,二剂已。(气虚。)

一人头痛而面色青黑,身体羸瘦,左手寸关俱不应指,两尺独洪盛,因作阴虚治,用滋阴四物加黄柏、知母、元参,二服减半,十日痊。(血虚。)

一妇苦头痛,误为外感治,发散消导,愈投愈甚。诊之,气口急大而数,按之即濡,右脉而虚大。询之,先不热,服药后始热,曰∶风寒必先发热在一二日间,岂有先不热而后热者?此气虚头痛也。观其气短不足以息,余皆可知。今发散过度,复耗其气,又复下之,复损其血,气血两伤,宜乎虚火独炽而身反热也。非大补讵能挽回,遂以补中益气汤大剂,加熟附子一片为向导。(雄按∶此药未尝无疵。)服下即熟睡,觉而痛止,第人事不清,复加筋惕肉 ,振振不宁。彼归咎于补剂,曰虚极所致,复更一医,用柴胡表药,致一身之火游行于外,变为斑烂,彼益信为伤寒矣。化斑承气日进,遂不救。(同上。)

一人头痛,身形拘急,恶寒,便秘,恶心,作食郁治不应。诊得气口脉和平,独尺数而细,且行步艰难,乃香港脚欲动也,从香港脚治而愈。(同上。)

一人头痛,作外感治不应。左脉平和,气口独盛,症兼饱闷恶心,乃食郁也,消导而愈。(同上,阳明病。)

一人牙与头角互痛,乃少阳、阳明二经病盛之故。清胃散对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薄荷、石膏,二剂瘳。(同上。)

一老妪头痛连额,发散降火备用不效。面上皆出小红泡,有微水,不甚溃。一月后痛悉移于右,左眼胞上红肿,且懒于言动,饮食不甜,用辛凉愈甚。六脉濡弱如珠丝,初按少弦,因作气虚治,六君倍黄 ,加蔓荆子,三服后渐安。心跳不眠愈急,乃以调中益气汤加茯神、元参、枣仁、柏子仁,连进数服顿愈。(同上。)

东垣常病头痛,发时两颊青黄,眩晕,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洁古曰∶此厥阴、太阴合病,名曰风痰。以《局方》玉壶丸治之,灸侠溪即愈。是知方者体也,法者用也,徒执体而不知用者弊,体用不失,可谓上工矣。(《医说续编》。)

湖南押衙颜思退治头风掣痛,用蜡二斤,盐半斤,相和于锡罐中,熔令相入,捏作一兜鍪势,可合脑大小,搭头量至额,头痛立止。(《经验方》。同上。)

王叔权云∶予年逾壮,寒夜观书,每觉脑冷,饮酒过量,脑亦痛甚,后因灸囟会穴而愈。有兵士患鼻衄不已,予教令灸此穴即愈。有人久患头风,亦令灸此穴即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xumingyileian-20-4-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徐灵胎曰∶头风一症,往往本热而标寒。清火之药,固能愈风火轻症。或有寒邪犯脑,及风寒外来,则温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当博考也。 凡属形体之疾,皆当兼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脉之形体

    脉之形体长而圆,如以水贯葱叶中,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缓有紧。(长短以纵言,大小以广言,虚实以蕴积言,缓紧以张弛言。) 长 溢出三指之外为长。 短 歉于三指之中为短。 按寸口之脉,由胸 …… [全文]

    《医碥》

  • 头痛

    徐(六七) 冬月呕吐之后。渐渐巅顶作痛。下焦久有积疝痔疡。厥阴阳明偏热。凡阳气过动。变化火风。迅速自为升降。致有此患。(风火) 连翘心 元参心 桑叶 丹皮 黑山栀皮 荷叶汁 胡(六三) 脉左弦数。 …… [全文]

    《临证指南医案》

  • 头痛

    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内而脏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须分内外虚实。实者,其人血气本不虚,为外邪所犯,或蔽覆其清明,或壅塞其经络,或内之实火上炎,因而血瘀涎滞,不得通行而痛 …… [全文]

    《医碥》

  • 头痛

    大意 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惟经气上逆.干犯清道.不得营运.则壅遏为痛.(微论) 内因 自外入者.风寒暑湿之邪.自内发者.气血痰郁之异.(玉机)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 …… [全文]

    《证治汇补》

  • 头痛

    头痛是病证,头风是病名,本不须辨。或谓为有新久去留之分者,凿矣。 脉候 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千金翼》云亦为伤寒头痛)。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病若头痛、目痛,脉反短涩者死。(《脉经 …… [全文]

    《杂病广要》

  • 头痛

    经义 《五藏生成篇》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经脉篇》曰∶膀胱足太阳也,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 《脉解篇》曰∶阳明并 …… [全文]

    《景岳全书》

  • 头痛

    (头风 雷头风 眉棱风痛 真头痛 头重 头摇 颈项强痛 天白蚁) 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痛 …… [全文]

    《张氏医通》

  • 头痛

    脉 头痛阳强,浮风紧寒,风热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必涩。痰厥头痛,肾厥坚实。又曰∶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 病 东垣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 …… [全文]

    《古今医鉴》

  • 头痛

    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世俗治头痛,不从风则从寒,安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赞助商链接
目录

《续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医案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