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摘要:《张氏医通》,人参白虎汤,脾胃不和,胃苓汤,保和丸,白虎汤,六味丸,异功散,导痰汤,枳术丸,建中汤,饮食,虚热,当归,自汗,肝热,发热,人参,黄连,四肢,消渴,胀满,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经云。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东垣云。太阴所谓恶闻食臭。胃无气。故恶食臭也。胃中元气虚。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故不能食。皆作虚论。若伤食恶食。自有本门。不在此例。病患脉缓。怠惰。四肢重着。或大便泄泻不食。此湿胜也。胃苓汤。病患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不食。皮毛枯槁发脱。黄 建中汤加减。病患脉滑。气口盛于人迎。或涩滞不调。其人痞满。呕逆不食。此有宿食。保和丸、枳术丸消导之。病患脉虚气弱。脾胃不和。或兼恶心不食。六君子、枳实理中选用。有痰。用导痰汤。虚而有痰。用人参四两。半夏一两。姜汁浸一宿。晒为末。面糊丸。食后生姜汤下。

许学士云。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效。授以二神丸服之。顿能进食。五更肾泻尤宜。

此病不可全作脾气治。盖肾气怯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饮食。譬之釜底无薪。水谷不能腐化也。

恶食有虚实之分。实则心下闷痛。恶心口苦。二陈加黄连、枳、术。虚则倦怠。色痿黄。心下软。异功散加砂仁、木香。有痰恶心。六君子加香、砂。

此证有二。一属胃中虚热。六君子加姜汁炒川连。一属阴火乘胃。六味丸加赤桂、五味。又热病后余热未尽。脉虚洪不实者。人参白虎汤。

石顽曰。胃主出纳。脾司运化。故不食皆为中土受病。然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胃实则痞满气胀。胃虚则饮食不甘。胃热则饥不能食。胃寒则胀满不食。胃津不布。则口淡无味。胃中火盛。则消渴易饥。有痰则恶心呕涎。脾虚则食后反饱。脾津不藏。则口甘畏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angshiyitong-21-3-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不能食(恶食、饥不能食)

    经云。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东垣云。太阴所谓恶闻食臭。胃无气。故恶食臭也。胃中元气虚。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 …… [全文]

    《张氏医通》

  • 脾胃

    经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平人之常,气廪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饮食劳倦则伤脾。 ○脾病者,善饥,肉痿,身重,足不收,行善 ,脚 …… [全文]

    《医述》

  • 脾胃

    大意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经文)脾胃盛则善食而肥.多食不伤.过时不饥.脾胃衰则少食而瘦.多食易伤.过时易饥.或虽肥而四肢不举.此脾实而邪气亦盛也.或善食而四肢削瘦.此脾强而邪火旺也.脾胃盛 …… [全文]

    《证治汇补》

  • 脾胃胜衰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 …… [全文]

    《脾胃论》

  • 不能食

    心下不痞满,自不能食也。东垣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故不能食,皆作虚论。若伤食恶食,自有本门,不在此例。病患脉缓怠惰,四肢重着,或大便泄泻,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脾胃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与清补。(胃阴虚不饥不纳) 麦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叶 大沙参 王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 …… [全文]

    《临证指南医案》

  • 白虎汤

    知母6两,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清热生津,解暑毒,解内外之热,清肺金,泻胃火实热。主阳明气分盛热。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 …… [全文]

  • 脾胃

    经义 《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热论》曰∶阳明者,十二经 …… [全文]

    《景岳全书》

  • 脾胃虚实传变论

    经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九窍者,五脏之所主,然必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口目耳鼻俱为之病。其身热头痛,耳鸣目眩,沉重,为热所伤元气故也。阳气最恶烦劳 …… [全文]

    《医学入门》

  • 发热

    小儿之热,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不同。虚实温壮,四者之不一。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与夫风湿痰食,各当详之。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已午时益甚。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寻衣捻物, …… [全文]

    《保婴撮要》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综合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