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如鱼脬

摘要:《中医词典》z~其他,肺热,肿胀,泻肺,金火,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病证名。系指气轮肿胀若鱼脬的病证。见《张氏医通》卷八。本病多由金火相搏所致。治宜清泻肺热,方用泻肺汤加减。参见状如鱼胞条。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z-1-5-41-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肿胀

    肿者,肌肉之肿,肿于面目四肢者也。胀者,腹中之胀,胀于胸腹之间者也。肿为轻而胀为重。肿胀兼有,虽重犹可十全其五。此症有虚有实,若面目四肢,咸无肿形,但腹胀大如鼓,是名单腹胀,亦曰鼓胀,属虚者多重而难治 …… [全文]

    《顾松园医镜》

  • 肿胀

    初因面肿.邪干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入肺为喘.乘脾为胀.六腑开阖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混浊.时或点滴.视其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左右.肿胀随着 …… [全文]

    《叶天士医案精华》

  • 肿胀

    (俗名臌症)此指久病虚证之肿胀而言,凡新得实证肿胀,不在此例。 【原因】大病之后,或身体素弱,心脏、肾脏、肺脏、肝脏血行障碍,皆能致此症。俗名臌症而中医注重脾胃失运,寒湿为病,实有精义,此论已中肿胀 …… [全文]

    《止园医话》

  • 肿胀

    肿胀虽均由脾胃之伤,而实有不同。气溢皮肤则为肿,气入于脏则为胀。人身心肺为阳而在上,肝肾为阴而居下,脾胃为阴而居中为土。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 …… [全文]

    《陈氏幼科秘诀》

  • 肿胀

    按∶肿胀有风热上攻,有燥火客邪;或黑珠疼甚;或白睛肿痛,皆因肝经实热,或移热于肺,俱宜清火散风治之。 □ 肿胀如杯目最疼,泪多怕热与羞明,若侵头脑连眶痛,木火为殃祸不轻,忽使睛中灌瘀血,管教变症似 …… [全文]

    《审视瑶函》

  • 肿胀

    论 《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夫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而肿,名曰水肿。或腹大如鼓,而面目四肢不肿者,名曰胀满,又名鼓胀。皆脾土湿热为病,肿轻而胀重 …… [全文]

    《医学正传》

  • 肿胀

    经义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脏阳已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 ,微动四极,温衣,缪 …… [全文]

    《医述》

  • 肿胀

    【总括】古今议定有脾虚,大抵多从温热为;十种根因各调理,详分补泻在临机。 【脉法】水病浮大者可治,细微者难治;腹胀脉浮者易治,病虚则难疗也。 《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 [全文]

    《幼科折衷》

  • 肿胀

    经义 《腹中论》帝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曰∶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病有复发者,何也?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 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 [全文]

    《景岳全书》

  • 肿胀

    肿在外属水,胀在内属气。肿分阳水阴水,胀分气实气虚。因湿热浊滞,致水肿者为阳水,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为阴水。浊气在上为实胀,中气不运为虚胀。辨其位,则脏腑脉络皮肤上下表里皆有之。辨其因,则寒热湿痰气血 …… [全文]

    《厘正按摩要术》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