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

摘要:《中医词典》z~其他,杂病源流犀烛,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生脉散,建中汤,自汗,柴胡,升麻,四肢,病名,头痛,暑热,脉浮,手足,心烦,湿热,夏痿,脾胃,杂病,黄芪,不举,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病名。又名注夏。

①指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其证每逢春夏之交,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加麦冬五味黄柏生脉散等(见《时病论》)。

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z-1-5-76-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疰夏

    病名。又名注夏。 ①指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其证每逢春夏之交,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麦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升麻

    ;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炙 …… [全文]

  • 肾实证之源流考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百家 …… [全文]

  • 补中益气汤

    黄耆1钱,甘草(炙)5分,人参(去芦)3分,升麻3分,柴胡3分,橘皮3分,当归身(酒洗)3分,白术3分。;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光)白,大 …… [全文]

  • 自汗

    自汗者,汗无时而自出也。经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又云∶阴虚而阳必辏,则发热而自汗。阳虚而阴必乘,则发厥而自汗。东垣云∶ …… [全文]

    《保婴撮要》

  • 补中益气汤论

    补中益气汤 黄 (一钱) 当归 人参 炙甘草 陈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此方东垣所制.治内伤之方.古方只有黄 一钱.其余各三分.薛立斋常用参 各钱半.白术一钱.当归一钱.陈皮七分.升柴各五分.进退加 …… [全文]

    《医贯》

  • 自汗

    桂枝汤 治伤寒脉浮,自汗恶寒。(方见伤湿。) 术附汤 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方见心痛。) 防己黄 汤(见身重。) 当归六黄汤(见盗汗。) 黄 建中汤 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黄 桂(各一钱半) …… [全文]

    《证治准绳·类方》

  • 自汗

    □ 〔《素》〕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全文见五脏。)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别论 阳气入内,加于阴气也。凡伤寒始病脉浮,至汗出则沉入内,加于阴也。) □ 〔垣〕表虚自汗,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黄 , …… [全文]

    《医学纲目》

  • 头痛

    脉 头痛阳强,浮风紧寒,风热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必涩。痰厥头痛,肾厥坚实。又曰∶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 病 东垣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 …… [全文]

    《古今医鉴》

  • 补中益气汤

    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