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舌肿强候

摘要:《诸病源候论》,风热,脾虚,太阴,血气,少阴,舌肿,大指,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手少阴,为心之经,其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其气通于口。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入连舌本。心脾虚,为风热所乘,邪随脉至舌,热气留心,血气壅涩,故舌肿。舌肿脉胀急,则舌肿强。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ubingyuanhoulun-34-1-1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太阴少阴证嘴眼畸形

    傅×,男,15岁。重庆市某中学学生。 【病史】患儿从小身体较好,在校一直为“三好”学生,喜爱文体活动。1974年春,家长发现患儿时常噘嘴,眼珠略向外鼓,性急躁。同学见之,或说故装怪象,或取“翘嘴”、 …… [全文]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手太阴肺之经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肺行荣卫故十二经脉。自此为始。所以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又高 德云。中焦。乃脐中也) 下络大肠(大肠为肺之维。故肺脉络大肠)。 …… [全文]

    《普济方·针灸》

  • 太阴少阴证痉病

    郝××,女,22岁。重庆市某厂管理员。 【病史】1959年7月,因高热昏迷。送往某医院急诊。经用退热药,高烧不减,再以物理降温,仍无效。未明确诊断。遂出院,请中医治疗,当日服药两剂热退,渐清醒。但次 …… [全文]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阴新法

    东南之地.水潦归焉.居其处者.多蒙湿邪之害.然闽广湿胜.江浙则湿热相兼.感之为病.内应太阴.以太阴湿土所主也.今将太阴本病传经.并列于下.病无遁形矣. 凡见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 …… [全文]

    《伤寒指掌》

  • 肺手太阴之脉

    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 …… [全文]

    《经络考》

  • 手太阴

    歌曰∶ 手太阴肺十一穴,少商鱼际指端论,太渊经渠并列缺,孔最尺泽腕肘行,侠白天府与云门,此中玄妙理,中府最堪寻。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 …… [全文]

    《疡医大全》

  • 十三、太阴阳明之异

    (《素问·太阴阳明论》)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太阴脾也,阳明胃也,虽皆属土,然一表一里,故所受所伤有不同矣。)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 …… [全文]

    《类经》

  •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肺气虚,则鼻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肺气虚,则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厥气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奇物。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病 …… [全文]

    《脉经》

  • 太阴经证解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阳明为中气(胃与脾为表里),太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症,有五饮症,有着痹、行痹症,有阳黄、阴黄症(本经恒有之病),不可不知也。 …… [全文]

    《医理真传》

  • 太阴提纲

    按∶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非太阴本病也。仲景立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嗌干之证。太阴为开,又阴道虚,太阴主脾,脾主湿,故提纲主腹满时痛、 …… [全文]

    《医述》

赞助商链接
目录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医论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