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图缺) 微寒无毒.治水虚木实之邪.甘苦兼咸.疗赤肿羞明之疾.(决明子一名马蹄决明.其形如豆.色青黑.味甘苦咸寒.入肝肾二经.略有补性.故本经尊之上品.大抵不外益肾水.清肝火.水生火退.则目自明.故有此名也.)
《本草便读》
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唇口青.生龙门,石决明生豫章.十月十日采,阴干(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本经》原文∶决明子,味咸,平.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生川泽.
《名医别录》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青盲内障等症。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 此外,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决明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决明子散《济生方》:决明子、石决明、菊花、蔓荆子、黄芩、石膏、芍药、川芎、木贼、羌活、甘草。治风热头痛,或目赤肿痛。 决明子汤《圣济总录》:决明子、柴胡、黄芩、防风、苦竹叶、升麻、甘草、菊花、细辛治肝脏实热、目生赤肉、涩痛。
《中药学》
、辛菜。(《僧深集方》决明散) ②治目赤肿痛: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亦治头风热痛。(《摘元方》) ③治雀目:决明子二两,地肤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④治眼补肝,除暗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尽,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食后及临卧服。(《圣惠方》决明子散) ⑤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三钱,蔓荆子、木贼各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⑥治高血压:决明子五钱,炒黄,水煎代茶饮。(《江西草药》) ⑦治小儿疳积:草决明子三钱,研末,鸡肝一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江西草药》) ⑧治癣:决明子不以多少,为末,少加水银粉,同为散。先以物擦破癣,上以散敷之。(《苏沈良方》) ⑨多年失明。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稀粥送下。 ⑩青盲、雀目(按:青盲是外观正常,但不见物,雀目即夜盲)。用决明一程式、地肤子五两,共研为末,加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 ⑾眼睛红肿。用决明子炒过,研细,加茶调匀敷太阳穴,药干即换,一夜肿消
味咸平。 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太平《御览》引作理目珠精,理,即治字),轻身。生川泽。 《吴普》曰:决明子,一名草决明,一名羊明(《御览》)。 《名医》曰:生龙门,石决明生豫章,十月采,阴干百日。 案《广雅》云:羊,英光也,又决明,羊明也;《尔雅》云:英光;郭璞云:英,明也,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陶宏景云:形似马蹄决明。
《神农本草经》
物进行抑制AA、ADP、胶原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抑制AA诱导:葡萄糖基美决明子素和葡萄糖基橙黄决明素与阿司匹林相当,葡萄糖基黄决明素约为阿司匹林的3倍;抑制ADP诱导:上述3个蒽醌塘甙类化合物为阿司匹林的5-50倍;抑制胶原诱导:上述3个蒽醌糖甙类化合物为阿斯匹林的2-5倍。并发现,在9,10-蒽醌的化合物结构中引进羟基、甲氧基或羟基成甙后,使之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增强。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决明子水煎醇沉剂15g/kg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胸腺萎缩,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染色阴性率明显降低,使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受抑,但对血清溶血素形成无明显影响,另外决明子水煎醇沉剂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溶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决明子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 7.保肝作用 决明子热水提取物口服670mg/kg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解毒作用。决明子经石油醚脱脂、氯仿提取,再用甲醇提取,结果该甲醇提取物有显着的护肝作用。进一步从中分得大
得水土阴精之气,兼禀乎清阳者,故其味咸苦,甘平微寒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和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入胆肾,又可作枕,治头风明目。 决明子,除肝热,尤和肝气,收目泪,止目疼痛,明目仙丹,头风兼驱,得沙苑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补肝明目益精之要药,功力更优。 主治(痘疹合参) 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肿痛泪出,除肝家热。
《冯氏锦囊秘录》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9~15g。;(1)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此外,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归肝、大肠经。;(1)取本品粉末0.5g,加稀硫酸20ml与氯仿10ml,微沸回流15分钟,放冷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振摇,放置,碱液层显红色。如显棕色,则分取碱液层加过氧化氢试液1~2滴,再置水浴中加热4 分钟,即显红色。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渍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 次提取,每次20ml
痰止渴,令人不睡,调中。生道旁,叶小于决明。隋·稠禅师作五色饮,以为黄饮进,炀帝嘉之。日华子云∶马蹄决明,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协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洪。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也。 图经曰∶决明子,生龙门川泽,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所莳。夏初生苗,高三、四尺许,根带紫色。叶似苜蓿而大。七月有花,黄白色。其子作穗,如青绿豆而锐,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按《尔雅》 , 。释曰∶药草,决明也。郭璞注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关西谓之 与此种颇不类。又有一种马蹄决明,叶如江豆,子形似马蹄,故得此名。又萋蒿子亦谓之草决明,未知孰为入药者。然今医家但用子如绿豆者。其石决明,是蚌蛤类,当在虫兽部中。 食疗云∶平。叶,主明目,利五脏,食之甚良。子,主肝家热毒瓦斯,风眼赤泪。每日取一匙,挪去尘埃,空腹水吞之。百日后,夜见物光也。外台秘要∶治积年失明不识人。决明子二升杵散,食后以粥饮服方寸匕。千金方∶治肝毒热,取决明作菜食之。 衍义曰∶决明子,苗高四、五尺,春亦为蔬。秋深结角,其子生角中如羊肾。今湖南、北人家园圃所种甚多,或在村野或成段种。《蜀本·图经》言,叶似苜蓿而阙大,甚为允当。
《证类本草》
(隰草)入肝散热明目 决明子(专入肝)。气禀清阳。味咸苦甘。微寒无毒。能入肝经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治目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实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谓之决明。即是此意。状如马蹄。俗呼马蹄决明。捣碎用。恶大麻仁。
《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