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搜索

搜索记录
 明堂序

明堂者,黄帝之正经,圣人之遗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人,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理,又手足十二经,亦皆有俞,手足者阴阳之交会。血气之流通,外劳肢节,内连脏腑,是以原明堂之经,非自古之神解,孰能与于此哉,故立经以言疾之所由,图形以表孔穴之名处,比来有经而无,则不能明脉俞之会合,有而无经,则不能论百,则孔穴乖处,不可不详也。今依准甲乙正经,人长七尺五寸之身。(千金方云七尺六寸四分)今半之以为,人长三尺七寸五分。(千金方云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半之,五分为寸,其尺用古尺,其十二经脉,皆以五色作之,奇经八脉,并以绿色标记。诸家并以三人为,今因十二经而尽图人十二身也。经脉阴阳,各随其类,故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知火艾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针法古来以为深奥,今人卒不可解,经云,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录之,恐伤性命,今并不录针经,唯取灸法,其穴墨点者,禁之不宜灸,朱点者灸病为良,其注于明堂。人并可览之,黄帝素问 孔穴原经脉,穷万病之所始,九卷甲乙及千金方甄权杨操等诸

《外台秘要》

 明堂经脉(一)

素经。孙思邈千金方。王冰素问注。王惟德铜人图。参考异同。其书皆在谧后。盖宋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所加。非谧之旧也。考隋志。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图三卷。又明堂孔穴图三卷。唐志。有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一卷。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黄帝明堂三卷。又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杨元孙黄帝明堂三卷。今并亡佚。惟赖是书。存其精要。且节解章分。具有条理。亦寻省较易。至今与内经并行。不可偏废。盖有由矣。”按弟坚曰。此书命以甲乙。未有详解。按杨玄操难经序。昔皇甫玄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外台秘要。引此书。其疟病中云。出庚卷第七。水肿中云。出第八辛卷。又明堂及香港脚中。并引丙卷。然则玄晏原书。以十干列。故以甲乙命名。隋志。黄帝甲乙经十卷。可以证焉。今传本并玄晏自序。作十二卷。盖非其真也。魏都赋。次舍甲乙.西南其户。李善注。甲乙。次舍之处。以甲乙纪之也。景福殿赋。辛壬癸甲。为之名秩。吕延济注。言以甲乙为名次也。此其义一尔。 〔徐氏(悦)龙衔素钺并孔穴虾蟆〕(旧新唐志。 。作针经二字。)隋志三卷 佚 〔亡名氏杂针经〕隋志四卷 佚 〔程氏(天祚)针经〕隋志六卷 佚 〔亡名

《中国医籍考》

最近搜索:
查看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