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

摘要:《本草求真》,半身不遂,天南星,破伤风,玉真散,滋阴,伤风,养血,四肢,水肿,经络,泄泻,半夏,中风,向导,打伤,防风,皂角,肠胃,除湿,附子,干姜,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毒草)主散经络风痰

天南星(专入肝脾肺)。味辛而麻。气温而燥。性紧而毒。惟其味辛。则凡中风不语。(岐伯云。中风大法有四。一偏枯。半身不遂也。二风痱四肢不收也。三风 。奄忽不知人也。四风痹。诸风类痹状也。)及或破伤风瘀。(玉真散破伤风刀伤扑伤如神。用南星防风。等分为末。如破伤风。用药敷疮口。温酒调下。打伤至死。童便调灌二钱。连进三服必活。)故书载能克治。以其辛能散风故也。惟其性燥。则凡稠痰固结。筋脉拘挛。得以能通。以其燥能除湿而痰自去也。惟其性紧。则凡疝瘕结核。胎产难下。水肿不消。得以攻逐。以其性紧急迫而坚自去也。性虽有类半夏。然半夏专走肠胃。故呕逆泄泻。得之以为向导。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亦得以之为向导半夏辛而能散。仍有内守之意。南星辛而能散。决无有守之性。其性烈于半夏也。南星专主经络风痰。半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bencaoqiuzhen-8-2-11-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天南星

    (毒草)主散经络风痰 天南星(专入肝脾肺)。味辛而麻。气温而燥。性紧而毒。惟其味辛。则凡中风不语。(岐伯云。中风大法有四。一偏枯。半身不遂也。二风痱。四肢不收也。三风 。奄忽不知人也。四风痹。诸风类 …… [全文]

    《本草求真》

  • 破伤风

    (雄按∶史 臣云∶冒风者曰破伤风,染湿者曰破伤湿。今但列伤风,而不及伤湿,犹有缺漏也。) 官使明光祖,向任统制官,被重伤,患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用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破伤风

    夫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袭其间。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荣卫虚弱。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风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蕲艾为上。是 …… [全文]

    《寿世保元》

  • 破伤风

    河间云∶风证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用羌活防风汤散之。在半表半里者,则头微汗,身无汗,用羌活汤和之。传入里者,舌强口 …… [全文]

    《证治准绳·疡医》

  • 破伤风

    脉 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河间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解。 病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若夫破 …… [全文]

    《古今医鉴》

  • 破伤风

    大意 破伤风由伤处着邪.传播经络.荣卫不得宣通.怫郁之气.遍行身体.热盛生风而成风象.(医统) 内因 破碎小恙.视为寻常.卒遇风邪.渐变恶候.有因疮口未合.失于调理.而为风邪所乘者.有因白基易长 …… [全文]

    《证治汇补》

  • 破伤风

    夫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而风邪入之,为破伤风之候。亦有因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者。先辨疮口,平无汁者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破伤风

    破伤风者,因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也。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 ,急治之。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亦死症也 …… [全文]

    《医学纲目》

  • 破伤风

    皮肉损破外伤风,初觉牙关噤不松,甚则角弓反张状,吐涎抽搐不时宁。四因动静惊溃审,陷缩神昏不语凶。在表宜汗里宜下,半表半里以和平。 【注】此证由破伤皮肉,风邪袭入经络。初起先发寒热,牙关噤急,甚则身如 …… [全文]

    《外科心法要诀》

  • 破伤风

    破伤风症,河间云∶风者,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用之。 □ 破伤风,邪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也,宜散之。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 …… [全文]

    《万病回春》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