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摘要:《古今医鉴》,苦楝根皮,吐清水,二陈汤,桑白皮,使君子,作呕,饮食,甘草,脾热,苍术,栀子,白术,茯苓,呕吐,黄连,升麻,四肢,砂仁,恶心,半夏,生姜,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厥者难治。
夫呕吐者,饮食入胃而复逆出也。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呕吐谓之有声有物。盖人以胃气为主,受纳五谷,荣养百骸者也。若胃虚之人,不能摄养,或为寒气所中,或为暑气所干,或为饮食所伤,或气结而痰聚,皆能令人呕吐。又有恶血停积胃口,呕吐之间,杂以痰血;亦有胃热火邪,冲上而作呕吐者;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又《内经》云,诸呕吐逆冲上,皆属心火。河间亦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所感不同。
治法当以脉辨之∶中寒则脉沉紧,四肢厥冷,饮食不下,当以温暖之药调之;挟暑则脉弦数而虚,烦热燥渴,法当清凉之;停食痰积者,则当顺气和胃而消导之;积血者化其血;火逆者泻其火,此其治法之大要也。
一呕家圣药是生姜,千金之说信矣。然气逆作呕,生姜散之;痰与水作呕,半夏逐之。呕有热有寒,生姜于寒证最佳。若遇热呕,不可无乌梅也。
一胃中有热,膈上有痰,令人时常呕吐清水,诈嗳气吞酸等症,用二陈汤加姜、炒黄连、炒栀子、苍术、川芎、香附、砂仁、神曲、山楂,少加木香,以行滞气。
一时常吐清水,或口干不喜食,冷涎自下而涌上者,此脾热所致。二陈汤加白术、芍药、升麻、土炒黄连、黄芩、栀子、神曲、麦芽、干姜,或煎或丸,随时制宜。
一时常恶心呕吐清水,胃口作痛,得食暂止,饥则痛甚,此胃中有蛔也。二陈汤加苦楝根皮、使君子煎服即愈。或用黑锡炒成灰,槟榔等分,米饮调服。
(西园制) 治呕吐恶心。
生姜一大块,直切薄片,勿令折断,层层渗盐于内,以水湿苎麻密缚,外又用纸包水蘸湿火煨,令熟,去纸捣烂,和稀米饮服之。
(陈橘轩传)〔批〕(按此方专治呕吐之剂) 止呕吐,治翻胃。
川椒(去目,隔纸焙,三两) 芽茶(一两五钱) 桑白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gujinyijian-12-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