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活血开窍法

摘要:姜春华,至宝丹,开窍,活血,昏迷,四肢,败血,肝炎,心包,化瘀,神志,用于,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活血开窍法适用于瘀热互结,邪闭心包之证,多见于乙脑、流脑、重型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急性脑血管病、尿毒症的昏迷期。俞根初曾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由于邪热内陷,心窍瘀塞,症见昏迷不语甲青唇黑,皮下瘀斑如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jiangchunhua-5-1-1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10.活血开窍法

    活血开窍法适用于瘀热互结,邪闭心包之证,多见于乙脑、流脑、重型败血症、中毒性肝炎、急性脑血管病、尿毒症的昏迷期。俞根初曾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由于邪热内陷,心窍瘀塞,症见昏迷不 …… [全文]

    姜春华

  • 昏迷

    【概述】 昏迷指由热、痰、湿、瘀血、疫毒阻闭清窍,扰乱神明而出现的神志不清或人事不省的证候,系临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多种急性疾病均可出现此证。证名首见《症因脉治》。但早在《内经》中即有“暴露不知人” …… [全文]

  • 昏迷

    证名。 ①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或神识迷糊的症象。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又名神昏。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见于伤寒、温病及中风、厥证、癫痫等多种疾病。凡见此证,均属重症。治应审因论治。以开窍醒 …… [全文]

    《中医词典》h~j

  • 第二节 昏迷先兆及其临床意义

    昏迷系急证、危证疾患,病势均较凶险,并且缺少先兆信号。有的昏迷类型是突然发生,毫无先兆可查,有的昏迷类型虽有一定先兆信号,也是出现的较晚,因此昏迷先兆较难发现,但仍有一定披露可寻,由于昏迷病因较为复杂 …… [全文]

    《中医疾病预测》

  • 开窍

    治疗学名词。即开闭。治疗邪阻心窍神志昏迷的方法。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有凉开、温开的不同。药物常用辛香走窜的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详各条。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开窍

    治疗学名词。即开闭。治疗邪阻心窍神志昏迷的方法。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有凉开、温开的不同。药物常用辛香走窜的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详各条。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小儿昏迷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或逐渐对周围环境意识完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不起反应的证候。由热或痰内闭所致,病变部位在心包。热闭,多由温热病邪内传心包,或因“暑气通于心”,暑邪内闭心窍。治宜清热开窍,用牛黄清心 …… [全文]

    《中医词典》x~y

  • 清热开窍

    治疗学术语。系开窍法之一。又称清心开窍。是治疗温热病神识昏迷的方法。此法多以芳香开窍与清热药同用。适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而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常用紫雪丹 …… [全文]

    《中医词典》n~o~p~q

  • 至宝丹

    生乌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30克 牛黄 龙脑 麝香各7.5克 安息香45克(酒浸,重汤煮令化,滤去滓,约得净末30克)金银箔各50张;化浊开窍,清热解毒。治卒中急风不语,中恶气绝;中诸物毒、暗 …… [全文]

  • 温热法治脑出血昏迷

    □ 高允旺 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 脑出血性中风病情严重,预后颇差,占中风患者的20%~30%,死亡率常高达35%~52%,由于其发病迅猛,部位靠近生命中枢,因而很容易出现昏迷、失语、头痛等高危表现,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姜春华

简介
姜春华(1908~1992年),字秋实,汉族,江苏南通县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脏象及治则现代科学奠基人。先生自幼从父青云公习医,18岁到沪悬壶,复从陆渊雷先生游,30年代即蜚声医林,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新中国医学院等,还受聘为《华西医药》、《北京中医杂志》、《广东医药旬刊》、《国医砥柱》等杂志的特约编辑。 1954年先生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任中医教研室 ……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