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密陀僧
;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治痔疮,肿毒,溃疡,湿疹,狐臭,创伤,久痢,惊痫。 ①《唐本草》:"主久利,五痔,金创。面上瘢酐,面膏药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 …… [全文]
密陀僧
;燥湿;杀虫;收敛;防腐;解毒;。主疮疡溃烂久不收收敛;口疮;疥癣;狐臭;汗斑;(黑干)黯;酒皶鼻;烧烫伤;湿疹;陀僧、没多僧、炉底、银池、淡银、金炉底、银炉底、金陀僧、蜜陀僧;外用:研末撒或调涂。内 …… [全文]
密陀僧
一名炉底 制野狼毒。 咸、辛、平。有小毒。走下焦,坠痰镇惊,散肿杀虫。治五痔,疗金疮。得桐油,调贴骨疽。 配白芷、烛油,涂鼻内生疮。配茶调服,治惊气失音。(惊气入心络则 。)佐蛇床子,敷阴汗湿痒 …… [全文]
《得配本草》
密陀僧
「释名」亦名没多僧、炉底。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 「主治」 1、痰结胸中不散。用密陀僧一两,加醋和水各一碗,煎干,研为末。每服取末二钱,以酒和水各一小碗,煎成一碗,趁热服下。以吐出痰涎为 …… [全文]
《本草纲目》
密陀僧
咸辛平,小毒。 发明 此感铅银硝石之气而成,其性重坠,直入下焦,故能坠痰,截疟疗疮肿。治惊气入心包络,喑不能言语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清调服即愈。惊则气乱,取重以去怯而平肝也,但入口则漾漾欲吐,以阴 …… [全文]
《本经逢原》
密陀僧
(金)燥湿除热消痰祛积镇怯 密陀僧(专入脾)。系出银坑之中。真者难得。今用多属倾银炉底。味辛而咸。气平小毒。大率多属祛湿除热。消积涤痰镇阴之品。故书载能绝疟除痢。安惊定魄。止血散肿。消积杀虫。及疗肿 …… [全文]
《本草求真》
密陀僧
重,镇惊,劫痰,消积 辛咸小毒。感银铅之气而结。坠痰镇惊,止血散肿,消积杀虫,疗肿毒,愈冻疮(用桐油调敷),解狐臭(油调搽腋。以馒头蒸热劈开,掺末夹腋下亦佳),染髭须。出银坑难得,今用者乃倾银 …… [全文]
《本草备要》
密陀僧
重、镇惊、劫痰消积. 辛平.有小毒.感银铅之气而结.坠痰镇惊.止血散肿.消积杀虫.疗肿毒.解狐臭.(油调搽腋、或以馒头蒸热劈开、掺末夹腋下、亦佳.)灭瘢 .染髭须.疗疟痢五痔.金疮冻疮.(熟桐油调敷 …… [全文]
《本草从新》
密陀僧
感银铜之气而结咸,味咸、辛,气平,有小毒。以辛散咸软之性,为去湿热溃滞之需,治久痢五痔诸症。然此药难得真者,若销银炉底所结,则硝铜之气所咸,能烂诸物,不可服饵,只可外敷。 密陀僧,击碎有金色者佳。多 …… [全文]
《冯氏锦囊秘录》
桐油
;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①《本草拾遗》:"摩疥癣虫疮,毒肿。"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宣水肿。" ③《纲目》:" …… [全文]
目录
- 作者:程鹏程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05年
- 序
- 凡例
- 卷一·慎疾法语
- 卷二·杂症
- 卷三·急症
- 卷四
- 奇症
- 头风畏冷
- 头疽生蛆
- 头脑鸣响
- 脑上痈疖
- 脑漏流脓
- 鬼剃头
- 人面疮
- 眉毛不生
- 眉毛忽落
- 眼长异肉
- 耳内长肉
- 耳中有核
- 鼻中生线
- 疮生舌上
- 舌肿退场门不入
- 舌肿破棺散
- 重舌涎出
- 产后舌出不收
- 唇疮出齿
- 喉中生肉
- 喉痛怪病
- 发症饮油
- 毒生蛇形
- 脊缝出虱
- 虱瘤怪病
- 腋下瘤瘿
- 蚓鸣怪病
- 皮肤有声
- 掌高怪病
- 手现蛇形
- 脐长如蛇
- 脐虫怪病
- 身如虫行
- 肠头挺出
- 腹内鳖
- 卧忽不寤
- 昼夜不眠
- 海水伤裂
- 癞风怪病
- 尸痊鬼疰
- 中诸鬼祟
- 鬼击卒死
- 鬼击诸病
- 鬼箭打
- 神箭
- 女人病邪
- 产后肉线
- 九窍出血
- 血箭(发无定处,血从毛孔射出)
- 血痣
- 血痣溃出
- 发背欲死
- 阴毒腹痛
- 毒痈红肿
- 异疽似痈而小异
- 骨疽不愈
- 恶肉毒疮
- 指头肿毒
- 疮口生骨
- 木痴成疮
- 豌豆疮
- 浸淫恶疮
- 天火热疮
- 蛇尾疮
- 反花恶疮
- 金丝疮
- 火珠疮
- 谷道生疮
- 疮如眼
- 九有孔
- 口中生蕈
- 珠倒挂
- 交感脱精
- 脱阳危症
- 乌鸦鸡狗翻
- 兔子翻
- 母猪翻
- 长虫翻
- 缠丝翻
- 哑叭翻
- 虾蟆翻
- 儿生如泡
- 儿生赤烂无皮
- 下部虫
- 下部虫
- 飞丝缠阴
- 阴肿如斗
- 阴囊有孔
- 阴球开花
- 独灵宝丹
- 粪门暴肿
- 粪门虫痒
- 胁腿硬痛
- 中肥足溃
- 脚趾脱疽
- 足钉异疾
- 脚底木硬
- 甲疽延烂
- 萤火丸
- 腹中鬼哭
- 头臂生鸟鹊
- 头风畏冷
- 奇症
- 卷五·妇科
- 卷六·幼科
- 卷七·疡科
- 卷八·一切伤痛
- 卷九
- 外治补遗
- 澡浴除病
- 治脑风热毒
- 小儿客忤夜啼
- 脱阳虚证
- 阴毒腹痛
- 妒精下疳
- 暴伤寒冷喘嗽失音
- 结胸
- 一切齿痛
- 肠痔有虫
- 下部痔
- 椒囊法
- 清心散
- 玉肌散
- 玉容丸
- 五汁膏
- 摩腰膏
- 摩风膏
- 雷火针(治风寒湿毒留住经络痛痒不散)
- 白秃头疮
- 头风塞鼻方
- 洗眼方
- 飞血赤目热痛
- 睫毛倒入
- 明目枕
- 开瞽复明
- 开瞽眼药
- 赤肿
- 偷针
- 昏花
- 止眼泪
- 暴聋
- 身面疣目
- 身面白丹
- 身面印文
- 身面疳疮
- 粉滓面
- 自刭气管未伤者
- 黥刺雕青
- 身臂雕青
- 厥逆
- 痰症
- 腰脊胀痛
- 腹中暴症
- 肿满
- 疠风病浴方
- 擦药
- 敷药
- 鸡脚风
- 紫白癜风
- 流注风初起
- 流注不收口
- 风瘙瘾疹心下迷闷
- 涎潮急救方
- 预防中风
- 忽然中风
- 中风
- 一切中风中痰中寒中恶
- 鼻血不止
- 鼻衄不止如涌泉者
- 河白
- 黄胆
- 黄肿病
- 虚劳非传尸
- 令妇不
- 山行辟蛭
- 五色丹游
- 五色丹毒
- 生肌肉
- 男妇阴蚀
- 女子阴蚀
- 女阴挺出
- 妇人阴中痛
- 妇人阴疮
- 妇人茄病
- 妇人阴突物如蛇如鸡冠菌样
- 转女为男
- 妊妇疹
- 产门闭合不开
- 产门外生疮不愈
- 取胞衣要诀
- 妇人月内患眼
- 月内眼痛
- 蚁漏
- 血崩
- 小儿拗哭不止
- 火丹
- 野火丹
- 蛇丹
- 赤游丹
- 赤游丹毒十种
- 辟鬼法
- 肚大筋青坚如铁石
- 病
- 缺唇
- 疹
- 痘毒
- 痘毒已破
- 冻疮
- 口中百病
- 龟胸
- 龟背
- 腹胀
- 痞块
- 痰喘
- 闪癖
- 儿发不生
- 失音不语
- 四五岁不语
- 麸
- 画眉方治小儿思乳
- 阴肿疝气
- 阴被蚯蚓呵肿如球
- 阴(肿大不消)
- 阴囊肿大
- 两拗及小腹肿胀痒痛
- 湿水肿
- 气虚脱肛
- 肛肿翻肛
- 金鞭散
- 铁箍散
- 锻石散(治一切肿毒)
- 芙蓉膏
- 凤仙膏
- 乌膏
- 鲫鱼膏
- 代针膏
- 阴症疽发
- 阴症敷药
- 阳症围药
- 拔毒法
- 围毒散(治诸肿毒,围敷神妙)
- 水膏药治诸毒如神
- 收口生肌
- 各种疔毒
- 诸般流火
- 流火毒
- 火烫
- 烫泡火烧
- 狐臭发两腋下汗出愈臭
- 脚汗除秽气
- 香衣辟汗
- 金疮并木石伤损
- 葱搭法
- 止血散
- 接骨膏
- 大刑膏药
- 仙传杖丹
- 麻药方
- 长生不病法
- 不染时症法
- 肚痛呕酸针法
- 寒噎饮食不下针法
- 翻胃针法
- 脑漏方
- 耳聋方
- 耳内流脓方
- 耳中忽痛红肿
- 烂眼方
- 一切目疾火眼迎风流泪
- 鼻血吹药方
- 鼻血不止
- 鼻痔方
- 鼻血神方
- 痰毒敷药方
- 痰核围药方
- 治头上身上一应痰块红肿作痛方
- 妙方
- 牙痛方
- 走马牙疳
- 小儿牙绊方
- 口舌烂方
- 小儿牙疳大人口烂喉癣方
- 牙疳方
- 红白口疮
- 牙痛又方
- 治咽喉十八症
- 乳痈围药方
- 乳肿涂药方
- 乳疽方
- 化痞膏方
- 治黄胆方
- 痘后目上翳瘴方
- 痘疮入眼方
- 臌胀方
- 修合五神丸方治诸症
- 治小儿疟疾方
- 治疝气如斗大方
- 治白浊方
- 水泻方
- 治痢贴脐神方
- 治脱肛不收方
- 小儿脱肛方
- 坐产带出子肠不收方
- 血崩不止方
- 跌打损伤破血方
- 围疔消毒散
- 千捶膏(拔毒收口)
- 拔疔膏
- 疔疮仙方
- 治诸毒疮发背围药方
- 贴疮膏药方(简而效)
- 消毒疔发背诸毒名一笔消
- 治牛皮癣方
- 年久阴癣方
- 癣疮方
- 痔疮止痛方
- 熏洗痔疮方
- 痔漏擦药方
- 痔疮挂下方
- 治坐板疮及血风脓窠疥疮
- 专治坐板疮
- 治血风疮方
- 遍体生疮
- 漆疮遍身
- 汤火方
- 年久烂腿方
- 仙传急惊风方(中风亦可服)
- 通关散
- 立回惊症丸
- 惊风贴脚底治法
- 治风冷五虎膏
- 鹅掌风
- 治中风痰迷不省外治法
- 治口眼歪斜风症
- 风湿灸饼方
- 治盗汗法
- 消瘤膏
- 治蛇咬方
- 治疯犬咬方
- 人咬不烂方
- 小儿出尿方
- 小儿夜啼
- 阴囊破烂
- 脚缝烂方
- 体气方
- 治大小腮肿名虾蟆瘟
- 治紫白癜风或汗斑
- 治火丹神效方
- 治小儿火丹疮
- 观音露(治一切肿毒极效)
- 竹木刺肉内方
- 飞丝入眼
- 解烧酒毒
- 鬼箭打
- 心气痛
- 疹奇验方
- 小儿鹅白
- 生天蛇头
- 澡浴除病
- 外治补遗
- 卷十·防病预诀
- 附
最近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