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正与祛邪辨证运用,攻破补养并举兼施
摘要:钱伯文,攻补兼施,阴阳,辨证,经络,人体,寒热,体气,肿瘤,气血,失调,灵枢,阳气,脏腑,疾病,积聚,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所应用的法则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导师将此概括为扶正与祛邪两大类法则。因疾病的发生与正气的虚弱有着密切关系。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导师提出了扶正与祛邪辨证运用的理论体系。导师指出祛邪不能离开扶正,因为扶正能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不能忽视祛邪,因为祛邪能消除致病因素,如前人有“正足邪自去”“邪去正自安”之说。
钱师指出肿瘤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与整体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肿瘤治疗必须注意辨别阴阳气血的盛衰和各个脏腑经络的虚实以及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从而确定治疗方法。扶正是为祛邪创造必要的条件,祛邪是为达到保存正气的目的,临床上必须权衡扶正与祛邪的轻重缓急,不能片面地强调用有毒的,峻猛攻逐的药物企图一下子消除肿瘤,这样势必损伤正气,影响人体的抗病机能;反过来,如果片面地强调只用扶正药补药,不用攻药去消除肿瘤的话,那么就会姑息养奸,不仅不能使肿瘤缩小,而且会使肿瘤得以增长,因此,在治疗中钱师反复强调既要扶助正气,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机能,又要祛除病邪,使癌肿在体内逐渐缩小和消失。扶正与祛邪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二者不可偏废。
钱师认为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应用,是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关键。以往治肿瘤一般是早期攻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以扶正为主,而导师并不拘泥这一规律,认为早期也应补,晚期也应攻,全赖病情的标本虚实,轻重缓急而兼顾攻补,尤其治疗晚期患者切不可拘泥晚期而一味求补,尚须补中有泄、泄中有补,即补中有攻,扶正与抗癌并举。
钱师宗古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医宗必读·积聚》)和“正气虚则成岩”(《外证医编》)之意,认为肿瘤之形成,本身就是由于机体功能虚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qianbowen-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