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第四

摘要:《千金翼方》,乌贼骨,石膏,当归,伤寒,甘草,前胡,大黄,人参,栀子,桔梗,白术,呕吐,三七,头痛,紫菀,半夏,乌头,苦参,积热,痰饮,甘遂,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 云母粉(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主吐百病方。

杜蘅 松萝(各三两) 瓜蒂(二七枚)

上三味,切。以水酒各一升二合渍二宿,去滓,分再服。若服已即吐者,止。不吐者更服之。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欲令药力尽,饮一升稀粥便定,老小用之亦佳。(《千金》云∶酒一升二合渍二宿)

主寒热方。

赤蜜(五合) 常山(四两) 甘草(半两,炙,一法二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滓纳蜜,温服七合,吐则止,不吐更服七合。

勿饮冷水。

又方

蜜二合 醋八合

上二味调和,旦顿服,须臾猥猥然欲吐,摘之,若意中不尽,明旦更服,无毒,不大呕吐,其药安稳。

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得方。

葱白(二七茎,切) 桃叶(一把) 乌头(炮,去皮) 真珠 另研 常山 甘草(炙,各半两)

上六味, 咀。以酒四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真珠服一升,得吐,止。

主胸中痰积热皆除之方。

松萝(二两) 乌梅(二七枚) 常山(三两) 栀子(二七枚,擘) 甘草(五两,炙,一云一两)

上五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以水三升合煮取二升五合,分再服,得快吐,便止,不要顿尽,二服也。

又方

松萝(一两) 乌梅(三七枚) 常山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煮取二升,服一升,取吐,止。

主五种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 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夫五饮者,皆由饮酒后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方。

远志(去心) 苦参 藜芦 白术 乌贼骨 甘遂 大黄 石膏 半夏(洗) 紫菀 桔梗药大戟 葶苈(熬) 黄芩(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常山 浓朴(炙) 细辛 薯预 甘草(炙,各三分)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上三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三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主胸中久寒, 实宿痰隔塞,胸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减少无味,或寒热体重,卧不欲起方。

前胡 人参 大黄 当归 甘草(炙,各二两) 黄芩 防风 麦门冬(去心) 吴茱萸(各一两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qianjinyifang-22-4-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痰饮第四

    方一十四首 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方。 常山(一两) 云母粉(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热汤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尽,更服。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 松萝(各三两) 瓜蒂(二七枚) …… [全文]

    《千金翼方》

  • 常山

    ;除痰,截疟;治疟疾,瘰疬。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胸中痰结吐逆。" ②《别录》:"疗水胀,洒洒恶寒,鼠瘘。" ③《药性论》:"治诸疟 …… [全文]

  • 常山

    ;劫痰;截疟。主疟疾,胸中痰饮积聚。;互草、恒山、七叶、鸡骨常山、翻胃木、黄常山、土常山、大金刀、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摆子药;内服:煎汤, 5-10g;或入丸、散。;出自《 …… [全文]

  • 痰饮

    水煮金花丸(洁古)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生用) 天麻(五钱) 雄黄(二钱) 白面(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五十丸至百丸,先煎浆水沸,下药煮令浮为度,漉出,淡浆水浸,另用生姜汤下。 防风 …… [全文]

    《证治准绳·类方》

  • 寒热往来

    凡寒热往来无定期,其有定期者,疟也。巢氏曰∶风邪外客于皮肤,而痰饮内渍于腑脏,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全生指 …… [全文]

    《证治准绳·幼科》

  • 寒热往来第二

    《巢氏病源》小儿寒热往来候∶风邪外客于皮肤,而内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为邪所乘,邪与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往来也。 张涣论∶小儿内有痰饮, …… [全文]

    《幼幼新书》

  • 常山

    愚按诸家本草.皆称常山苦寒有毒.为截疟要药.但此最败真气.疟邪未解.遽用止截虽顿愈一时.转息复发.或变生他症.肿胀为患.往往大命殉之.目击多矣.然必惟元气壮实. 山野顽夫.或可暂用也.汪石山曰本草于 …… [全文]

    《轩岐救正论》

  • 痰饮

    脉:偏弦为饮,或沉弦滑,或结芤伏,痰饮中节,又脉多滑,有弦滑、沉滑、微滑。火痰黑色老痰胶,湿痰白色寒痰清。 王隐君曰∶痰之为病难明,或头晕目眩耳鸣,或口眼蠕动、眉棱骨痛、耳叶俱痒,或四肢游风肿硬,或 …… [全文]

    《万病回春》

  • 头痛

    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者,头重如石,属湿也 …… [全文]

    《万病回春》

  • 头痛

    论 《内经》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又曰∶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曰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曰则病少愈。东垣曰∶《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 …… [全文]

    《医学正传》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方言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