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大戟
;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 …… [全文]
甘遂
;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症瘕积聚,二便不通。 ①《本经》:"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 ②《别录》:& …… [全文]
芫花
;逐水,涤痰。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症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鬼疟,疝瘕,痈肿。" ②《别录》:"消胸 …… [全文]
十枣汤
紫芫花(醋浸煮) 大戟 甘遂(制,以上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半钱,水一盏,枣十枚,同煎,取半盏服。 …… [全文]
《儒门事亲》
芫花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 「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 …… [全文]
《本草纲目》
大戟
气大寒,味苦、甘,阴中微阳。有小毒。 《本草》云∶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颈腋痈肿,头疼,发汗,利大小肠。此泽漆根也。 《液》云∶与甘遂同为泄水之药,湿胜者苦燥除 …… [全文]
《汤液本草》
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水肿;膨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芫、去水、赤芫、败花、毒鱼、杜芫、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闹鱼花、棉花条、大米花、芫条花、地棉花、九龙花、芫花条、癞头花、南芫花 …… [全文]
芫花
【药用】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 【临床应用】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胁痛。 芫花泻水逐饮,与大戟、甘遂相似,故在临床上用治水肿 …… [全文]
《中药学》
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邛巨、红芽大戟、紫大戟、下马仙、京大戟。;内服:煎汤,0.5-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或煎水熏洗。;出自《神 …… [全文]
甘遂
主利水也,旁治掣痛咳烦、短气、小便难、心下满。 【考证】 十枣汤证曰∶引胸下痛、干呕、短气。又曰∶咳烦。 大黄甘遂汤证曰∶小便微难。 甘遂半夏汤证曰∶虽利、心下续坚满。 大陷胸汤证曰∶短气躁 …… [全文]
《药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