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

摘要:《时病论》,制大黄,便秘,大黄,肿满,身热,湿热,相火,湿温,大便,薤白,积滞,寒湿,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贾氏曰∶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万物干燥。若此论之,湿热之证,在长夏而不在秋,岂非与《内经》之“秋伤于湿”不合耶?细思之,斯二句书,不重夏秋二字,当重在热凉二字也。盖热蒸则湿,凉胜则燥,理固然矣。即如立秋处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湿,即秋暑。其实秋令之湿热,亦必夹之秋暑也。

考湿热之见证,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当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结,加栝蒌、薤白,开其上以润其下。如大便未下,脉形实大有力者,是湿热夹有积滞也,宜本法内加元明粉、制大黄治之。

或问曰∶先贤尝谓暑必夹湿,今先生谓湿热夹暑,有是说乎?答曰∶小暑之节,在于相火之后,大暑之气,在于湿土之先,故先贤有暑必夹湿之训也。丰谓湿热夹暑,专在大暑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ibinglun-12-1-4-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湿热

    贾氏曰∶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万物干燥。若此论之,湿热之证,在长夏而不在秋,岂非与《内经》之“秋伤于湿”不合耶?细思之,斯二句书,不重夏秋二字,当重在热凉二字也。盖热蒸则湿,凉胜则燥,理固然矣。即如立 …… [全文]

    《时病论》

  • (四)湿热

    立秋处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湿即为秋暑。其实秋令之湿热亦必夹有秋暑也。湿热之见症: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当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结加瓜蒌、薤白,开其上以润其下。如大便未下 …… [全文]

    《时病论歌括新编》

  • (四)湿热

    立秋处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湿即为秋暑。其实秋令之湿热亦必夹有秋暑也。湿热之见症: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当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结加瓜蒌、薤白,开其上以润其下。如大便未下 …… [全文]

    《时病论歌括新编》

  • 湿(湿热)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湿胜则濡泻。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 [全文]

    《张氏医通》

  • 湿热痢

    【湿热痢之症】初起先水泻,后两三日,便下脓血,湿气胜,腹不痛,热气胜,腹大痛,肛门重滞,里急后重,此外感湿热症也。若呕吐不食,目痛口渴,湿热伤阳明也。恶寒发热,身痛头疼,湿热伤太阳也。寒热往来,胁痛口 …… [全文]

    《症因脉治》

  • 当归拈痛汤 湿热疼肿之圣方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当归拈痛汤,方书中有谓“东垣当归拈痛汤”。考东垣著作,《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中俱未载该方。《兰室秘藏》在“腰痛门”中载有该方,名“拈痛汤”。《医学发明》(节 …… [全文]

  • 虫之生湿热为主诀二十八

    巢氏之衍九虫三 详矣。然虫之变,不可胜穷,要之皆以湿热为主,不可纯归三气虚与食生具。巢氏之衍九虫也,曰伏、蛔、白、肉、肺、胃、弱、赤、蛲。伏虫,长四分,群虫之主也。蛔虫,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其发动 …… [全文]

    《儒门事亲》

  • 湿热

    肥人白带,阴户痛,身黄,皮缓身重,阴中如水湿也,升阳燥湿汤。湿而挟热者,大便或泄或闭,小便涩,脉实而气盛,湿热者,十枣汤下之。 升阳燥湿汤 治白带阴中痛,身重如山,身黄皮缓。 黄芩(炒,一钱) …… [全文]

    《明医指掌》

  • 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者土之气,土者火之子,故湿能生热,热亦能生湿。然湿有自外人者,有自内出者,东南地卑多湿,故多从外入。凡患腿香港脚者居多,治 …… [全文]

    《冯氏锦囊秘录》

  •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时病论》

《时病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内科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