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

摘要:《是斋百一选方》,五味子,建中汤,感冒,细辛,苁蓉,附子,五味,腠理,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只当先服此药,感冒自退。石叔访监丞云∶得之于一相识,亲服取效,后以治数人,其病皆愈。

附子(炮,去皮脐) 苁蓉(酒浸一宿,焙干) 细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izhaibaiyixuanfang-16-1-21-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治腠理不密,易致感冒

    只当先服此药,感冒自退。石叔访监丞云∶得之于一相识,亲服取效,后以治数人,其病皆愈。 附子(炮,去皮脐) 苁蓉(酒浸一宿,焙干) 细辛 五味子 上等分为粗末,以四味黄 建中汤相对,合和令匀,如本方 …… [全文]

    《是斋百一选方》

  • 附子

    (附子_图缺) 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 (乌卧切) ,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利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 …… [全文]

    《证类本草》

  • 附子

    大燥回阳、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辛甘.大热纯阳.其性浮多沉少.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 以复散失之元阳.(丹溪曰∶气虚甚者、稍加附子、以行参 之功、肥人多湿亦用.)引补血药 …… [全文]

    《本草从新》

  • 附子

    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 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附子以蜀地绵州出者为良,他处虽有,为薄不堪用也。绵州领县八,唯彰明出附子,彰明领乡二十,唯赤水、廉水、昌明、会 …… [全文]

    《本草崇原》

  • 附子

    辛热,大毒。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蔹。古方以一两一枚者为力全,近时专取大者为胜。用盐过多,虽一两五六钱,制熟不及七八钱,且容易腐烂。若欲久藏,须同灶灰入罐中,置近火处,庶可经久。其性热有毒。必正节、角 …… [全文]

    《本经逢原》

  •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 …… [全文]

  •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 …… [全文]

    《本草纲目》

  • 附子

    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天雄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取甘 …… [全文]

    《本草新编》

  • 附子

    【本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味辛、咸、苦,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 …… [全文]

    《长沙药解》

  • 附子

    主逐水也;故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失精、下利。 【考证】 大乌头煎证曰∶绕脐痛,若发,则自出汗、手足厥冷。 乌头汤证曰∶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桂 …… [全文]

    《药征》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