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

摘要:《寿世保元》,熟地黄,固真汤,枸杞子,益智仁,大补汤,酸枣仁,麦门冬,柏子仁,天门冬,石菖蒲,山茱萸,五味子,金樱子,滋阴,当归,甘草,山药,石莲,白芍,知母,生地,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症之的。

梦泄者其候有三。年少壮盛。鳏旷超时。强制情欲。不自知觉。此泄如瓶之满而溢也。

是以无病。不药可也。或心气虚。不能主事。此泄如瓶之侧而出也。人多有之。其疾犹轻。则以和平之剂治之。真元久虚。心不摄念。肾不摄精。此泄如虚瓶而漏者也。其重病可决也。须作大补汤丸治之。不可少缓。

一论心所慕而作梦遗。此君火既动。而相火随之。治在心。

黄连(六分) 生地(三钱) 当归(三钱) 人参(二钱) 远志(一钱) 白茯苓(三钱去皮木) 酸枣仁(炒一钱五分) 石莲肉(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加麦门冬去心。尤妙。

治遗精。

人参(二钱) 石莲肉(一钱) 莲须(二钱) 芡实(三钱) 麦冬(二钱) 白茯苓(三钱)远志(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温服。一方。加酸枣一钱。柏子仁二钱。石菖蒲一钱。黄柏酒炒二钱。

一论心神宁静则精固。君相火息则溺清。是症者。始因挠乎心。摇乎精而然也。龙雷火动。其水浊而不清。尾闾不禁。即精关弛而不固。治宜补心宁神。滋阴固本。

黄 (蜜炒一钱五分) 人参(三钱) 白术(酒炒去芦一钱) 白芍(酒炒一钱) 白茯神(去皮木一钱) 五味子(十二粒夏用十六粒) 当归身(酒炒一钱) 麦冬(去心一钱) 巴戟肉(三钱)益智仁(去壳一钱) 酸枣仁(炒一钱) 山药(一钱) 泽泻(一钱) 升麻(五分)黄连(酒炒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黄柏(酒炒七分) 知母(一钱) 莲花蕊(一钱) 生甘草梢(一钱五分)

上锉。分二剂。水煎。空心服。

一论心神不安。肾虚。每自泄精等症。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两) 牡蛎( ) 龙骨( ) 芡实 莲蕊 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 山茱萸肉(各三两)

上为细末。煮山药糊为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论夜梦遗精。或滑精。虚损之极。久不能止者。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黄(酒蒸)甘枸杞子 杜仲(酒炒) 牛膝(去芦酒洗) 天门冬(去心) 破故纸(酒洗) 远志(甘草水浸去心) 牡蛎( ) 龙骨( ) 金樱子(去毛) 莲蕊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

一论男子发热遗精。或小便不禁。俱属脾肾亏损。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合六味丸。

(方见补益)二方合作汤剂。水煎服。

一论嗜欲无度。梦遗精滑。日夜长流。百方罔效。病将垂危者。

扶沟何晴岳传。

莲须(色黄者佳一斤) 石莲肉(净肉一斤) 芡实(净肉十二两) 麦冬(去心四两)

用公猪肚一个。加入莲肉带心皮一斤。入砂锅内。水煮烂。去肚。将莲肉晒干。同前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莲须煎汤送下。神效。

一男子水脏虚惫。遗精盗汗。往往梦交。用猪腰子一枚。以刀开去筋膜。入大附子末一钱。以湿纸包煨熟。空心服之。便饮酒一二钟。多亦甚妙。三五服效。

一论养元气。生心血。健脾胃。滋肾水。止盗汗。除遗精。降相火。壮元阳。

临川徐昭志传。

人参(一两) 芡实(去壳一两) 酸枣仁(炒二两) 天冬(去心二两)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 莲蕊(一两) 柏子仁(去油炒一两)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oushibaoyuan-9-24-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遗精

    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症之的。 梦泄者其候有三。年少壮盛。鳏旷超时。强制情欲。不自知觉。此泄如瓶之满而溢也。 是以无病。不药可也。或心气虚。不能主事。此泄如瓶之侧而出也。人多有之。其疾犹 …… [全文]

    《寿世保元》

  • 遗精

    脉∶遗精白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症之的。微涩精伤,洪数火逼,亦有心虚,左寸短小。脉迟可生,急疾便夭。 邪客于阴,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梦而后泄也。其后有三∶年少气盛、鳏旷矜持,强制情欲,不自觉知 …… [全文]

    《万病回春》

  •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

    河间谓∶由水虚火炎,燥热之甚,故渴而饮水多。子和亦谓∶心火太盛,津液耗涸,在上则为膈消,甚则消及肺脏;在中则为肠胃之消,甚则消及脾脏;在下则为膏液之消,甚则消及肾脏;在外则为肌肉之消,甚则消及筋骨;四 …… [全文]

    《医碥》

  • 生地

    生地,味苦甘,气寒,沉也,阴也。入手少阴及手太阴。凉头面之火,清肺肝之热,亦君药也。其功专于凉血止血,又善疗金疮,安胎气,通经,止漏崩,俱有神功。但性寒,脾胃冷者不宜多用。夫生地既善凉血,热血妄行,或 …… [全文]

    《本草新编》

  • 生地

    得酒、麦门冬、姜汁、缩砂良。畏芜荑、莱菔子。恶贝母。忌葱、蒜、萝卜、诸血。 甘凉,微苦。入手足少阴、厥阴,及手太阳经血分。其生血以清阴火,举世皆知。能生气以行阳分,人多不晓。(血足气得所归,所谓藉精 …… [全文]

    《得配本草》

  • 论喉痹关乎运气而有火湿寒之异

    《素问》曰∶运气,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又曰∶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喉痹,此乃属火者也,宜仲景桔梗汤;或面赤斑者属阳毒,宜阳毒诸方汗之。又曰∶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喉痹。又云∶太阴在泉,湿淫 …… [全文]

    《重楼玉钥续编》

  • 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之病

    气阳也.类天之云雾.性本动.聚其体也.聚为阴.是阳中之阴.乃离中有水之象.阳外阴内.故聚也.纯阳.故不聚也.不聚则散.散则经络不收.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气多血.又曰.足阳明胃之脉.常生气生血.七情 …… [全文]

    《审视瑶函》

  • 遗精

    脉 遗精、便浊,当验于尺,结芤动紧,二证之的。 病 夫精者,五脏六腑皆有,而肾为都会关司之所,又听命于心焉。盖遗精之证有四∶一曰梦中交而遗者,乃心虚神交也;二曰下元虚败,精不禁而遗者,乃肾虚精滑 …… [全文]

    《古今医鉴》

  • 七、寒之而热取之阴热之而寒取之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寒之而热,言治热以寒而热如故。热之而寒,言治寒以热而寒 …… [全文]

    《类经》

  • 动而得之

    冒暑作劳,身热头疼,自汗烦渴,面垢唇焦,或身如针刺,此热伤分肉也,人参白虎汤主之。素有痰火,复冒暑气而恶心,眩晕吐呕者,黄连香薷饮主之,有痰加胆星、半夏,虚加人参。内外挟火相灼,卒倒不知人事者,名曰暑 …… [全文]

    《明医指掌》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综合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