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摘要:《寿世传真》,避风如避箭,汗多,冬温,肾衰,生菜,精气,筋骨,阳气,八邪,瘫痪,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真西山先生四时调理春月歌云∶尝闻避风如避箭,春风多厉须防患,况因阳发毛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夏月歌云∶四时惟夏难调理,阳神在外阴在里,心旺肾衰何所防,特忌贪欢泄精气。秋月歌云∶时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oushichuanzhen-8-0-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修养宜四时调理第五

    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真 …… [全文]

    《寿世传真》

  • 十八、四时之刺

    (《灵枢·本输篇》《四时气篇》《素问·水热穴论》《灵枢·寒热病篇》《终始篇》)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灵枢·本输篇》)。此下言经络浅深兼诸输而分主四时也。络脉者,十二 …… [全文]

    《类经》

  • 瘫痪

    窦材治一人,病半身不遂,先灸关元五百壮,一日二服八仙丹,五日一服换骨丹,觉患处汗出,来日病减四分,一月全愈。再服延寿丹半斤,保元丹一斤,五十年病不作。《千金》等方不灸关元,不服丹药,惟以寻常药治之,虽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四时摄生篇

    凡人在气交之中,呼吸出入皆接天地之气。故风寒暑湿,四时之暴戾,偶一中人,壮者气行自愈,怯者则留而为病。宜随时加摄,使阴阳中度,是谓先几防于未病。 春风阳气闭藏于冬者,渐发于外,故宜发散以畅阳气。 …… [全文]

    《寿世青编》

  • 五、四时阴阳外内之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 [全文]

    《类经》

  • 四时所病

    唐容川曰∶四时各有主气客气,五方强弱之异。兹所举者,不过明脏腑气应与天时并行之义耳,医者多隅反。 经云∶春善病鼽衄。 唐容川曰∶鼽是鼻塞流涕,衄是流鼻血。鼽属气分,春阳发泄,为阴所闭,则鼻塞不通, …… [全文]

    《推拿抉微》

  •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或曰∶食盛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也,令吐以去其所伤之物,物去则安。胸中者,太阴肺之分野;木郁者,遏于厥阴肝木于下,故以吐伸之,以舒畅阳和风木之气也,此吐乃泻出太阴之塞。何谓木郁?请闻其说。答曰∶ …… [全文]

    《内外伤辨》

  •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

    养生歌诀。南宋·真德秀撰。《遵生八笺》载其歌诀为:“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寄旅。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心累。何必餐霞饵大药,妄意延龄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食后徐徐行百步,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四时脉

    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长,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人身胃气充足,太和洋溢,至春而 …… [全文]

    《古今名医汇粹》

  • 真西山卫生歌

    万物惟人为最贵, 百岁光阴如旅寄。 自非留意修养中, 未免疾苦为身累。 何必餐霞饵大药, 妄意延令等龟鹤, 但于饮食嗜欲间, 去其甚者将安乐。 食后徐行百步多, 两手摩胁并胸腹。 …… [全文]

    《寿世青编》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