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

摘要:《推拿抉微》,加味二陈汤,茱萸内消丸,加味当归散,当归木香汤,木香内消丸,加减守病丸,小便不通,少阳胆经,龙胆汤,柴苓汤,炙甘草,当归散,大茴香,二陈汤,牵牛子,延胡索,吴茱萸,小茴香,寒疝,当归,甘草,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经云∶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又曰∶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陈飞霞曰∶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也。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专属肝经,与肾无涉。盖肝主怒,小儿性急,多叫哭而得之者。此气动于内,谓之气疝。应行气开郁,初宜柴苓汤升散之,次宜加减二陈汤,或木香内消丸。如因久坐湿地得之者,此冷气入腹,谓之寒疝。宜温中散寒,加减当归散,茱萸内消丸。有肿而不痛,由中湿所致。

卵虽肿而无热,腹不痛,宜行湿消肿,加减守病丸。小儿素有疝气,或一年半年发者,发则有形,外连睾丸,内贯小腹,肿硬一条如小杵,约长五六寸,大小便不通,当归木香汤。小儿外肾肿大不痛,连年不消者,不早治,便为终身痼疾。宜茱萸内消丸,加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用。更灸脐旁章门穴,大效。取穴法∶以本儿手掌第五指本节横纹,对脐心中(《针灸大成》云∶宜季胁肋端 ,脐上二寸,两旁六寸,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又曰肘尽处是穴)。小儿湿地上坐,或有蚯蚓吹其卵,肿大而垂者。以盐汤浸洗之,盖盐能杀蚯蚓毒也;或以苍术煎汤,加盐少许,洗之即效。小儿阴囊生疮溃烂者,谓之脱囊。用紫苏叶研末敷之,以荷叶包之,或用生荷叶火烘令软包之。虽囊丸露出,亦可治也。

外肾臊臭,时复湿痒,柴胡龙胆汤。痒甚不可止者,胡椒煎汤洗之。

(见前伤湿方内)

治少阳胆经有邪而病疝用之。

治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谓之疝气用之。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小茴(一钱) 川芎(六分) 肉桂(五分) 炙甘草(一钱)生姜(一钱)水煎热服。

木香(一钱) 三棱(煨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川楝肉(一钱) 陈皮(一钱,酒炒)香附(酒炒,一钱) 青皮(醋炒,一钱)

上共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每服一二钱,空心盐汤下。

治受寒湿之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tuinajuewei-11-15-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疝气

    经云∶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又曰∶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陈飞霞曰∶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也。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专属肝经,与肾无涉。盖肝主怒,小儿性急,多叫哭而得 …… [全文]

    《推拿抉微》

  • 疝气证治

    经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又曰∶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也。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专属肝经,与肾无涉。盖肝主怒,小儿性急,多叫哭而得之者,此气 …… [全文]

    《幼幼集成》

  • 木香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①《本经》:"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 ②《别录》:"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 …… [全文]

  • 静而得之

    避暑于深堂大厦,为阴寒所遏,暑不得越,手足厥逆者,大顺散。霍乱者,六和汤、桂苓甘露饮。 大顺散 干姜(一钱,炒) 甘草(八分,蜜炒) 肉桂(去皮) 杏仁(去皮尖,各六分) 上为粗末,水煎温服,如 …… [全文]

    《明医指掌》

  • 论静而得之曰中暑

    洁古《此事难知》有曰∶动而得之曰中热,静而得之曰中暑。此言不能无议。夫中热、中暑,均自夏月感受之热邪也。故中暑即是中热,初无有分,但其得之则有别者。如行人、农夫,奔走劳动于道途田野之间,此时热气充 …… [全文]

    《质疑录》

  • 木香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出自《神农本草经》;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如下 …… [全文]

  • 疝气

    疝本湿热标则寒, 醉饱劳役,房欲忿怒动火,火郁久则生湿,津液凝为痰瘀,流入肝经,肝性急速,又暴为外寒所束,是以痛甚。有专言寒者,论其标耳。大要∶热者,遇热则发,二便赤涩,小腹、肛门俱热,外肾累垂,玉 …… [全文]

    《医学入门》

  •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或曰∶食盛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也,令吐以去其所伤之物,物去则安。胸中者,太阴肺之分野;木郁者,遏于厥阴肝木于下,故以吐伸之,以舒畅阳和风木之气也,此吐乃泻出太阴之塞。何谓木郁?请闻其说。答曰∶ …… [全文]

    《内外伤辨》

  • 疝气

    经义 《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长刺节论》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 …… [全文]

    《景岳全书》

  • 二十四、六腑之病取之于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五脏六腑皆有五 ,五 之所入为合,即各经之合穴也。然手之三阳,复有连属上下、气脉相通者,亦谓之 …… [全文]

    《类经》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