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卫生易简方》后四

摘要:《卫生易简方》,疾病,服药,为之,用于,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自神农轩后氏作,而医之学始传。由是生民之札瘥夭阏赖以全活者,不可悉数。后贤迭兴,专门世业,各自名家,奇方妙用,并着厥效,盖不能以一、二计也。今礼部尚书毗陵胡公源洁,以端谨之操,宏博之学,自为进士,历户科都给事中,拜礼部侍郎。受知太宗文皇帝眷顾之隆,倚任之重,巡行四方、积有岁年。凡遇名医异人所授方药,汇次成编,分门别类,计十二卷,名之曰《卫生易简方》。缮写以进,圣情欢悦,将寿诸梓,以广其传。未几龙驾宾天,宸志未毕,迨于今兹,奄忽数载,而公继以本职,兼摄南京国子祭酒,寻有宗伯之命。追惟先帝恩遇之浓,济众之功未获报称,夙夜靡忘,乃以所进方书副本,镂板以传。且嘱余言,以识其后。呜呼!昔先帝临御宵旰弗遑,惟恐一民之不得其所,遂于万几余暇,博采群方,制为妙药,臣民有疾,辄以赐之,皆有奇验,恩泽所加,铭刻心骨,何其至哉?公之此编,实所以体先帝博施济众之心,而其惠济于人者,亦可谓远矣。然则观此编者,不惟有以脱沉 于既殆,全痿毙于再生,而于我朝君臣同心同德之盛,亦因以见焉。

右《卫生易简方》十二卷,礼部尚书毗陵胡公之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weishengyijianfang-25-0-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书《卫生易简方》后四

    自神农轩后氏作,而医之学始传。由是生民之札瘥夭阏赖以全活者,不可悉数。后贤迭兴,专门世业,各自名家,奇方妙用,并着厥效,盖不能以一、二计也。今礼部尚书毗陵胡公源洁,以端谨之操,宏博之学,自为进士,历户 …… [全文]

    《卫生易简方》

  • 医者自医之医方

    读书宜识字,顾名即思义,人事尽如斯,少弊自多利。 今医者满天下矣,试问以医字作何解说,莫不张口茫然,如坠烟雾。字且不识,而欲其技之良、道之精,得乎? 医之字义从匚从矢从 从酉。匚受物之器,受矢 …… [全文]

    《医医医》

  •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或曰∶食盛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也,令吐以去其所伤之物,物去则安。胸中者,太阴肺之分野;木郁者,遏于厥阴肝木于下,故以吐伸之,以舒畅阳和风木之气也,此吐乃泻出太阴之塞。何谓木郁?请闻其说。答曰∶ …… [全文]

    《内外伤辨》

  • 朝廷对于医者之医方

    名利者,绝技之师,天地生死,人人之具,古今中外,帝王驱遣群伦,培养人才,而转移风俗之妙用也。圣贤豪杰,或不为利动,而不能不为名动,唯恐不好名之说,不只为三代以下言也。孔子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西 …… [全文]

    《医医医》

  • 名中医成才之路

    □ 连建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跟名师、读经典、多临证”,本人深以为然,也常有人邀请我讲述名中医如何成才的经历,现浅谈自己从医以来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立大志 …… [全文]

  • 卷之七 \ 附录

    或闷∶《内经》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 厥后方药之说肆行,而针灸之法仅而获存者,何也?曰∶《内经》,上古书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劳而不至倦, …… [全文]

    《古今医统大全》

  • 孙树椿:以自然之道 养自然之身

    □ 高景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孙树椿:生于193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各种骨伤科 …… [全文]

    孙树椿

  • 合论诸书之得失以示初学之从违(四条)

    《内经》,即古三坟之书也。书之古,无有古于《内经》者,或疑有后人粉饰,未尝无因。盖古书不独无今之刻本,且无笔无纸,不过韦编竹简刻划而成,其成书甚难,其传书必不多。列国时,惟楚左史倚相得而读之,聪明 …… [全文]

    《知医必辨》

  • 医之可法为问

    李东垣先生曰.自伏羲神农黄帝而下.名医虽多.所可法者有几人哉.至于华氏之剖腹.王氏之针妖.术非不神也.后人安得而仿之.非若岐伯之圣经.雷公之炮炙.伊芳挚之汤液.箕子之洪范.越人之问难.仲景之伤寒.叔和 …… [全文]

    《医经国小》

  • 一、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

    世人每以针灸学术,久已失传。又有谓针灸家多守秘密,靳其术而不传,此皆未悉针灸学之甘苦,是以有此想当然之说耳。无论何种学术,凡可以文本相传者,多属其中之糟粕。若其精华所在,绝非文本可以相传。 其中之曲 …… [全文]

    《金针秘传》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