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病名论

摘要:《温病条辨》,十二时,吐泻,霍乱,病名,温病,腹痛,泄泻,脓血,疳疾,经闭,寒热,滑利,湿热,乌痧,肝经,痢疾,刮痧,血气,阳气,厥阴,中恶,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无今有之伪名,盖因俗人不识本病之名而伪造者,因而乱治,以致误人性命。如滞下、肠 ,便下脓血,古有之矣,今则反名曰痢疾。盖利者,滑利之义,古称自利者,皆泄泻通利太过之证也。滞者,淤涩不通之象,二义正相反矣,然治法尚无大疵谬也。至妇人阴挺、阴蚀、阴痒、阴菌等证,古有明文大抵多因于肝经郁结,湿热下注,浸淫而成,近日北人名之曰 ,历考古文,并无是字,焉有是病!而治法则用一种恶劣妇人,以针刺之,或用细勾勾之,利刀割之,十割九死,哀哉!其或间有一、二刀伤不重,去血不多,病本轻微者,得愈,则恣索重谢。试思前阴乃肾之部,肝经蟠结之地,冲任督三脉由此而分走前后,岂可肆用刀勾之所。甚则肝郁胁痛,经闭寒热等证,而亦名之曰 ,无形可割,则以大针针之。在妇人犹可借口曰∶妇人隐疾,以妇人治之。甚至数岁之男孩,痔疮、疝、瘕、疳疾,外感之遗邪,总而名之曰 ,而针之,割之,更属可恶。在庸俗乡愚,信而用之,犹可说也。竟有读书明理之文人,而亦为之蛊惑,不亦怪哉!又如暑月中恶腹痛,若霍乱而不得吐泻,烦闷欲死,阴凝之痞证也,治以苦辛芳热则愈,成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wenbingtiaobian-8-9-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伪病名论

    病有一定之名,近有古无今有之伪名,盖因俗人不识本病之名而伪造者,因而乱治,以致误人性命。如滞下、肠 ,便下脓血,古有之矣,今则反名曰痢疾。盖利者,滑利之义,古称自利者,皆泄泻通利太过之证也。滞者,淤涩 …… [全文]

    《温病条辨》

  • 痢疾

    大意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闭塞滞下.为飧泄肠癖.(内经)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癖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汇补)故曰.无积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杂着) 内因 …… [全文]

    《证治汇补》

  • 痢疾

    经义 《通评虚实论》帝曰∶肠 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 下浓血何如?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 …… [全文]

    《景岳全书》

  • 痢疾

    脉∶痢脉多滑,按之虚绝,尺微无阴,涩则少血,沉细者生,洪弦者死。 痢疾不分赤白,俱作湿热治之明矣。赤属血、白属气,赤白相兼,脓血杂痢,皆因脾胃失调,饮食停滞,积于肠胃之间多。其暑湿伤脾,故作痢疾,起 …… [全文]

    《万病回春》

  • 论喉痹关乎运气而有火湿寒之异

    《素问》曰∶运气,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又曰∶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喉痹,此乃属火者也,宜仲景桔梗汤;或面赤斑者属阳毒,宜阳毒诸方汗之。又曰∶太阴之胜,火气内郁,喉痹。又云∶太阴在泉,湿淫 …… [全文]

    《重楼玉钥续编》

  • 泄泻

    东垣曰.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故.阳气衰弱.不能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六七月间.霖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乃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体重肢痛. …… [全文]

    《古今医案按》

  • 痢疾

    【总括】痢名滞下古来言,赤白肠中痛可怜;补涩浓肠须缓用,治之当以痢为先。 【脉法】《内经》曰∶肠癖下血,身热则死,寒则生。肠癖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内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又 …… [全文]

    《幼科折衷》

  • 重明木郁则达之之理

    或曰∶食盛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也,令吐以去其所伤之物,物去则安。胸中者,太阴肺之分野;木郁者,遏于厥阴肝木于下,故以吐伸之,以舒畅阳和风木之气也,此吐乃泻出太阴之塞。何谓木郁?请闻其说。答曰∶ …… [全文]

    《内外伤辨》

  • 泄泻

    《金匮》下利病脉证并治∶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泄泻

    泄泻本非大病,而前人所叙,颇属烦细。今采其要,以着于篇。治之之方,往往与滞下相出入,学人宜与波门参看焉。 名义 泄泻,人为一证耳。岂知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奇 …… [全文]

    《杂病广要》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内科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