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疳

摘要:《续名医类案》,补中益气汤,清心莲子饮,人参败毒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午后发热,小柴胡汤,泻肝汤,柴胡汤,六味丸,理中汤,滋肾丸,八珍汤,五加皮,败毒散,尿血,解毒,便秘,饮食,当归,自汗,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此症与梅疮无甚差别。)

丹溪治一邻人,年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白痢,膈上微闷。医与理中汤四帖,昏闷若死,片时而苏。脉之,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曰∶此下疳疮之深重者。与当归龙荟丸去麝,四帖而利减。与小柴胡去半夏,加黄连、白芍、川芎、生姜,煎服五六帖而安。

薛立斋治一男子下疳,肿痛不消;一男子溃而肿痛,发热,小便秘涩,日晡或热;一小儿肿痛,诸药不应。俱以小柴胡汤吞龙荟丸,数服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患前症,杂用消毒之药,虚冷悉具,三年余矣。询之,乃禀受所致。用萆 汤月余,诸症渐愈。又用补阴八珍汤、补中益气汤而瘥。

一男子阳事肿痛,小便如淋,自汗甚苦,或尿血少许,尺脉洪数,按之则涩。先用清心莲子饮加牛膝、山栀、黄柏、知母、柴胡,数剂,更以滋肾丸一剂而痊。《玉机微义》曰∶如自汗,小便自少。若再利之,则荣卫枯竭,无以制火,而烦热愈甚。当俟热退汗止,小便自行也。兼此症,乃阳明经病,大忌利小便。

张景岳治一少年,因偶触秽毒,遽患下疳。始溃龟茎,敷治不效,旋从马口延入尿管,以渐而深,真直至肛门,逐节肿痛,形如鱼骨。每过夜则脓结马口,胀不得出,润而通之,则先脓后尿,敷洗皆不能及。张尝遇一山叟,传得槐花蕊方,因以治之,不十日茎根渐愈。半月后,自内达外,退至马口而痊。后现些微广疮,复与五加皮饮,十余剂而愈。向传方者曰∶此方善治淫疮,热毒从小便泄去,且服此者,可免终身疮毒后患。然犹有解毒奇验,则在发疮之时,但见通身忽有云片红斑,数日而没者,即皆疮毒应发之处。疮毒已解,疮形犹见,是其验也。张初未之信,及此人应发疮之时,固不多,而通身红斑果见,凡两日而消。(方在新因阵四十。)

立斋治州守姜节甫,患下疳,脓水淋漓,作渴吐痰,午前恶寒,午后发热。曰∶午前恶寒,属阳气虚弱;午后发热,属阴血不足。不信,反服二陈、知、柏之类,饮食益少,大便不实。又日晡热渴,小腹重坠,患处 肿,服四物、知、柏之类,饮食不思,此脾气虚而下陷。先用补中益气汤,调养脾胃,以升阳气,诸症渐愈。又用六味丸滋补肾水,以生肝血而痊。

一男子患下疳,肿硬 痛,寒热。先以人参败毒散,二剂而止。更以小柴胡汤加黄连、青皮,治之而愈。

一男子患下疳,溃而肿痛,小便赤涩。以加减龙胆泻肝汤加青皮、黄连,二剂少愈。又以小柴胡汤加知、柏、当归、茯苓,数剂而愈。

一男子因劳,茎窍作痒,时出白物,发热口干。以清心莲子饮,治之而安。

一男子患下疳,溃而肿痛,发热,日晡尤甚。以小柴胡汤加黄连、知母、当归而愈。

一男子患下疳已愈,惟茎中一块不散。以小柴胡汤加青皮、荆、防服之,更以荆、防、牛膝、首乌、滑石、甘草各五钱,煎汤熏洗,各数剂而消。

一男子茎中作痛,或筋急缩,或作痒,白物如精,随溺而下,此筋疝也。并用龙胆泻肝汤治之皆愈。张子和曰∶遗溺闭癃,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归之肾冷。若血涸不月,月罢腰膝上热,足 嗌干,癃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xumingyileian-39-11-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下疳

    (此症与梅疮无甚差别。) 丹溪治一邻人,年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白痢,膈上微闷。医与理中汤四帖,昏闷若死,片时而苏。脉之,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曰∶此下疳疮之深重者。与当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下疳疮

    □ 〔丹〕有一邻人,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白痢,膈上微闷,医与理中汤四帖,昏闷若死,片时而苏。予脉之,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予曰∶此下疳疮之深重者。与当归龙荟丸去麝,四帖 …… [全文]

    《医学纲目》

  • 疳疮

    疳疮妒精疮也.一名耻疮.经云.前阴者宗筋之所主.又云.督脉者.其络循阴器.合纂间.又云.肾开窍于二阴.是疮生于此.而属肝督肾三经也.但其名异而形殊.治亦多岐.生马口之下曰下疳.生茎之上曰蛀疳.色紫而兴 …… [全文]

    《外科大成》

  • 下疳疮(六十)

    下疳一证,本肝肾湿热证也。若无外因而病者,不过去其湿热,或滋真阴。湿热既清,其疮自愈,无足虑也。惟感触淫毒而患者,毒有浅深,则病有微甚,皆宜用百草煎熏洗,外以螵蛸散敷之,则轻者自愈。若湿热甚,而为肿为 …… [全文]

    《景岳全书》

  • 疳疮

    疳疮统名有三原,欲火未遂溲淋难,房术涂药 痒紫,光亮赤肿梅毒愆。 【注】此证统名疳疮,又名妒精疮。生于前阴。经云∶前阴者宗筋之所,主督经脉络,循阴器合篡间。又云∶肾开窍于二阴。是疮生于此,属肝、督、 …… [全文]

    《外科心法要诀》

  • 疳疮

    【方歌】疳疮统名有三原,欲火未遂溲淋难,房术涂药癗痒紫,光亮赤肿梅毒愆。 【注】此证统名疳疮,又名妒精疮,生于前阴。经云:前阴者,宗筋之所,主督脉经络,循阴器合篡间。又云:肾开窍于二阴,是疮生于此, …… [全文]

    《医宗金鉴》

  • 论下疳疮(五)

    (妇人阴疮等症见《女科撮要》、《妇人良方》) 下疳属肝经湿热下注,或阴虚火燥。治法∶肿痛发热者,血虚而有热也,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肿痛寒热者,肝经湿热也,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黄连。肿痛便涩者,湿热壅滞 …… [全文]

    《外科枢要》

  • 下疳

    肿痛或发热者,肝经湿热也,清肝除湿。肿痛发寒者,邪气传表也,发散之。肿痛,小便赤涩者,肝经热湿滞壅也,疏肝导湿。 一男子患此,肿硬 痛寒热,先以人参败毒散,二剂而止,更以小柴胡汤,加黄连、青皮,治之 …… [全文]

    《立斋外科发挥》

  • 疳疮

    薛立斋治一小儿,头患白疮,皮光且急,诸药不应,名曰脑疳疮,乃胎毒挟风热而成也。服以龙胆丸,及吹芦荟末于鼻内,兼搽解毒散而愈。若重者,发结如穗,脑热如火,遍身出汗,腮肿胸高,尤当服此药。 一小儿咳嗽喘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发热

    张子和治高巡检之子,八岁病热。医者皆谓伤冷,以热药攻之,欲饮水禁而不与,内水涸竭,烦躁转生,前后皆闭,口鼻俱干,寒热往来,咳嗽时作,遍身无汗。又欲灸之。张责其母曰∶重 浓被,暖炕红炉,儿已不胜其热矣,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赞助商链接
目录

《续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医案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