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

摘要:《医方论》,大青龙汤,麻黄汤,大青龙,石膏,风寒,伤风,伤寒,甘草,大枣,麻黄,桂枝,生姜,杏仁,大青,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麻黄六两 桂枝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石膏一块(如鸡子大)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此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即麻黄汤加石膏、姜、枣也。麻黄汤中本用桂枝,可见仲景治寒未尝不兼治风,则风寒两伤营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yifanglun-6-2-3-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 桂枝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石膏一块(如鸡子大)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此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即麻黄汤加石膏、姜、枣也。麻黄汤中本用桂枝,可见仲景治寒未尝不兼治风,则风寒两 …… [全文]

    《医方论》

  • 麻黄

    【本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 味苦、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经、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泻卫郁,专发寒邪 …… [全文]

    《长沙药解》

  • 石膏

    邹氏云∶石膏体质最重,光明润泽,乃随击即解,纷纷星散,而丝丝纵列,无一缕横陈,故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此正石膏解肌之所以然。至其气味辛甘,亦兼具解肌之长;质重而大寒,则不足于发汗。乃别录于杏仁曰解肌,于 …… [全文]

    《本草思辨录》

  • 桂枝

    ;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柳桂;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出自《唐本草》。 …… [全文]

  • 麻黄

    邹氏疏麻黄云∶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 …… [全文]

    《本草思辨录》

  • 麻黄

    ;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 …… [全文]

  •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

    中风,脉浮缓而有汗,伤寒,脉浮紧而无汗,若中风脉紧身疼,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者,是卫气闭敛,风不能泄,营热郁遏,莫由外达,故证似伤寒,而加以烦躁。经热不解,内传于胸,则见燥渴。宜大青龙汤,麻黄泻其卫郁 …… [全文]

    《伤寒说意》

  •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龙沙、狗骨、卑相、卑盐;内服:煎汤,1 …… [全文]

  • 大青龙汤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主伤寒见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宜之.青龙者.东方木神也.应春而主肝.专发生之令.为敷荣之主.万物出甲.则有两岐.肝有两叶以应之.谓之青龙者. …… [全文]

    《伤寒括要》

  • 桂枝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②《医学启源》:"《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