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答王××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

摘要:《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青龙汤,寒热往来,大青龙,伤寒论,真武汤,苔黄腻,伤寒,烦躁,寒热,外热,假热,湿温,少阴,太阳,大青,大热,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伤寒论》真武汤乃仲景救误治之方。其人本少阴烦躁,医者误认为太阳烦躁而投以大青龙汤,清之散之太过,遂至其人真阳欲脱,而急用真武汤以收回其欲脱之元阳,此真武汤之正用也。观《神州医药学报》所述之案,原系外感在半表半里,中无大热,故寒热往来,脉象濡缓,而投以湿温之剂,若清之散之太过,证可变为里寒外热(即真寒假热),其元阳不固较少阴之烦躁益甚,是以其热虽日夜无休止,口唇焦而舌苔黄腻,其脉反细数微浮而濡也。若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yixuezhongzhongcanxilu-39-26-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26.答王××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

    《伤寒论》真武汤乃仲景救误治之方。其人本少阴烦躁,医者误认为太阳烦躁而投以大青龙汤,清之散之太过,遂至其人真阳欲脱,而急用真武汤以收回其欲脱之元阳,此真武汤之正用也。观《神州医药学报》所述之案,原系外 …… [全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

  • 答王XX问《神州医药学报》何以用真武汤治其热日夜无休止立效

    《伤寒论》真武汤乃仲景救误治之方。其人本少阴烦躁,医者误认为太阳烦躁而投以大青龙汤,清之散之太过,遂至其人真阳欲脱,而急用真武汤以收回其欲脱之元阳,此真武汤之正用也。观《神州医药学报》所述之案,原系外 …… [全文]

  • 烦躁

    烦躁有阴阳表里四条,按烦与躁,同一烦闷不宁也。身大热,脉浮大,有表症,无汗而烦,名曰烦热,宜发汗。身不大热,脉沉数,无表症,汗多而烦,名曰烦躁,宜清里。另有不发热,脉沉迟,口不消水而烦者,名曰阴躁,用 …… [全文]

    《伤寒大白》

  • 烦躁

    烦热者病在外.虚烦者病在内.至所称烦躁者.谓心中郁郁而烦.又加以手足躁扰.则谓之烦躁.有属于阳者.有属于阴者.其中表里殊因.温凉异用.宜细辨之. 有邪热在表.欲汗不汗.因作烦躁者.经云.太阳中风.脉 …… [全文]

    《伤寒寻源》

  •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 白术 附子 太阳发汗不解.仍发热.心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又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此为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 真武 …… [全文]

    《伤寒括要》

  • 真武汤

    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减。 白术(二两) 茯苓(二两) 白芍(二两) 大附子(炮,一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 [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

  • 真武汤

    治少阴水气为患,腹痛下痢,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呕,或小便利而下痢者,用此加减。 白术二两 茯苓二两 白芍二两 大附子(炮)一枚 生姜(切)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 [全文]

    《医宗金鉴》

  • 真武汤

    要知真武加减,与小柴胡不同。小柴胡为少阳半表之剂,只不去柴胡一味,便可名柴胡汤;真武以五物成方,为少阴治本之剂,去一味便不成真武。故去姜加参,即名附子汤。于此见制方有阴阳动静之别也。(柯韵伯) 按∶ …… [全文]

    《医述》

  • 真武汤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真武为北方司水之神.方名真武.主镇北方寒水之气.实与小青龙汤 …… [全文]

    《伤寒寻源》

  •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 …… [全文]

    《医宗金鉴》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

编著/作者: 张锡纯

更新日期:2021年7月7日

《医学衷中参西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医论
作者:张锡纯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09年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