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医院药学机构的建筑要求与内部设施
摘要:《医院药学》,健康,药材,精神,库房,飞扬,感染,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药学科主要任务之一是供给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一般可分中、西药两部分。西药部分由调剂、制剂(灭菌制剂、普通制剂)、药检、药物研究、药学信息、药库等业务室组成;中药部分由中药配方、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煎药室、中药库等业务室组成。药学科房屋设计、工作环境是否合理关系至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甚至影响药品和工作质量及医疗效果。药学科的规模应根据医院规模、药品来源与医疗技术设备条件、使用单位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和全面安排。
(一)建筑面积计算法
1.按门诊人次计算:除节假日外,门诊日平均人次<100为100m2 ;100~1000人次,按1:0.9(m2)计算,1000人次以上,按1:0.8m2计算.
2.按病房床位计算:床位数<100张,按1:1.7(m2)计算;100~500张,按1:1.5(m2)计算,500张以上,按1:1.4(m2)计算。
3.按医院建筑总面积计算:一般应占总面积的4%±0.5,对总面积小于1000m2的小医院,药房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定。
药学科各室应相对集中(库房可单独设置),设在医院建筑的低层中心位置。设计时应考虑到各房间能最合理的邻近和相通。除库房外,药学科的各室最好集中在一处。在多层楼房的医院中,药剂科若无法设在地面层时,亦应将收方发药室设在第一层楼,便于给病人发药,并考虑装设升降机,便于与楼下或地下室相通。医院规模较大者,门急诊药房与中心药房宜分别设置。
药剂科各室如调剂室、制剂室、灭菌制剂室以及药库等均应按特点考虑环境卫生要求。如何防止粉尖的飞扬及医院的匀叉感染,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及色彩、照明度等,对于操作人员的精神集中和效率提高均有较大影响。
(一)温度、湿度要求
药品调剂工作是一项精细作业,操作人员应该有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才能保证最佳的工作效率。
温度和湿度也是药材保管过程中引起变质损坏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它们又能促进其它自然因素对药材的破坏。因此,严格控制库房的温度和湿度,掌握其变化规律和调控方法,采取调措施,配备必要的温、湿度调节设施,对工作效率和药材质量是一个基本的保证。
1.调剂室温度22~26C0,相对湿度45%~55%。
2.库房内温度5~25C,相对湿度40%~75%。
(二)粉尖控制
在调剂室,普通制剂室因经常进行药品的分布、粉碎、混合、搅拌等操作,容易产生粉尖,影响药剂人员健康,同时易造成对其它药物的污染,应设除尖装置,粉尖控制一般要求在5mg~15mg/m的范围内。
(三)照明要求
在进行光照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人与人之间的视力差别,室内布局,操作人员的舒适感,心理因素及主观感觉等。作用区域最低照度必须适合完成最困难的最重要的工作。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对不同工作岗位提出的照度建议值范围,药房调剂操作照明度应设计在500~1000IX范围之内。
(四)室内颜色的设计
工效学从心理卫生学观点看工作场合,认为颜色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现象,颜色能使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思想感情、观念等。通过颜色的合理设计,可提高视觉能力和警觉性,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工效。根据《安全色使用导则》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和提供信息。对陈列于调剂台的药品也可按此则贴签,以改善用药的安全性。再者,黄色与桔黄色可令人聚精会,将其作为工作场合调剂的主色调,将受益菲浅。
(一)西药库建筑要求
1.房屋面积按8m2 /万元。
2.库房内设有防火、防水、防盗、防潮、 鼠装置。
3.门的宽度应适应运输车的出入和冰箱的搬运。
4.对毒、麻、精神药品及危险药品应按规定分别设库存放。对有温度和湿度要求的西药品,设冷藏库或存放条件较好并能控制的库房或房间。
5.配备足够的架、橱、保险柜、冰箱等。
6.危险品库单独建筑,设于僻静偏远处,与其它建筑物保持一定的防火间隔。危险品库的墙壁、地坪、屋顶全部采用耐火材料建筑,内部尚须有耐火墙加以间隔。门用耐火材料制成,一般在木门两面包上石棉板或涂有砂浆的毛毡,然后钉上铁皮。电线暗设,安装电灯应加防爆灯罩,电灯开关应设在库外墙壁上。露出屋顶的通风管用细密的铁网遮罩。库内还可修筑一定形式的沙池或沙床,堆放散装的危险品,防止倾倒溢流。
7.有条件应配备微机,以提高药库管理的现代化。目前,多数三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已配备微机,对提高药库管理的科学性和工作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药库建筑要求
1.房屋面积按12m2/万元。
2.库房内设有防火、防水、防盗、防潮、防鼠、通风设施。
3.中药加工整理处和晒药场应近中药库。
4.库房内配摆药架、饮片箱。分类放置,排列整齐。
5.库房内设在向阳通风处,有防潮地板,室内空气对流好。
6.库房天花板、墙壁、地板、梁柱的缝隙用水泥或石灰填塞,垛底、药架及苫垫用品彻底打扫,必要进加以消毒。
7.严格控制库内湿度,根据药材的干燥程度并结合外界气候条件,可采用通风降温、吸潮、密封等方法。
8.有条件配备微机。
(一)西药调剂室建筑要求
1.房屋面积 省级(三级)医院200m,县极(二级)医院120m2,乡镇(一级)医院60m2.
2.候药室和收方发药室相连,收方发药与调剂室相连,值班室应靠近调剂室。
3.有储备室、分装间、调配发药间、资料室等。药品储备间需通风干燥,调配发药间应宽敞明亮,各房间毗连集中,以便管理提高效率。
4.调剂室配有调剂台、发药柜台、药柜、药架、回转台等。调剂台应根据调剂者平均身高来确定调剂台高度,以手臂伸展时的阔度来定调剂台宽度。工作人员的座位,最好用旋转升降的圆凳,便于根据身高调节高低和旋转取药。药品陈列架可用墙壁式药架,十字转动式药架或宝塔式药架。
5.窗口 每250张方设窗口一个。窗口外的取药排队场所要有足够的空间,并适当安放一些公共座位,以供候药者活动动休息之用。
6.根据人体测量原理,确定收方发药窗口的设置高度。窗口外取药者所站的地方地面至窗口下沿的高度以成人站立的双手平伸的高度为宜。窗口内测药房室内地面至窗口下沿的高度,以发药人员端坐窗口时,双手随意平伸的高度为宜。药房室内的地面应高于室外取药者所站位置的地面。
7.窗口下沿应设置一小平台,以供发药者与取药者交接药品或处方之用。
8.窗口以大面积透明玻璃挖制而成,窗口内装有送话扩音装置。
9.设置有效的防火、防水、防盗、防潮、防鼠设施。
10.配备冰箱、衡、量器具。
(二)中药调剂室建筑要求
1.房屋面积 省级(三级)医院150m,县级(二级)医院80m2,乡镇(一级)医院可与西药合用。
2.窗口 每200张处方设一个窗口。
3.调剂室内设置有效的防火、防盗、防鼠、通风、排尘设施。
4.中药贮药室应通中药配方室。
5..配备斗橱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yiyuanyaoxue-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