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热第七
摘要:《幼幼新书》,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炙甘草汤,积热者,炙甘草,食积,泻下,伤寒,甘草,阴阳,气粗,搐搦,大黄,栀子,黄连,四肢,胀满,连翘,惊痫,薄荷,泄泻,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玉诀》论积热者,因口不慎味,常餐粘食、腥膻、肥腻、冷滑、瓜果之物,已伤脾胃病也。胃腑虚微,结实难化,生疮瘢积,或胸胁之间,攻冲荣卫,呕逆气粗,眼涩,加渴,泄泻,两胁胀满。以汤散续,便宜疏宣,服千金丸(方见本门。)
《形证论》四十八候心脏积热歌∶
孩儿有积饶多渴,乳食都忘困难拨。壮热泻食食不消,四肢逆冷吐时厥。须知心脏积居中,取积于中方退热。热退调和即有功,莫使结毒恐惊掣。
此病先取积,后调气。此小余热不妨。取虚中积,皂角膏。(方见本门。)
《灵苑》治小儿诸惊、积热,解痰毒。
光明砂 麒麟竭 没药 甘草(炙。各一分) 生白面 麝香(各二钱)
上件六味各研,杵为末,同合和匀,以软饭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临卧时用薄荷水化下一丸。如解食毒,用好茶下三丸,更用四。量小儿年数大小,临时加减。
太医局 取小儿积热方。
辰砂(飞研,九两) 牛黄 腻粉 脑麝(四味并研。各三分) 金箔(九十箔,研) 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油)
上合研匀,炼黄蜡六两,入白沙蜜三分,同炼令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热、积热等疾。如治潮热积热、伤寒结胸、发黄狂走,躁热口干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黄炙甘草汤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黄连调腻粉少许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气痰伏痞吐逆等,并用腻粉龙脑米饮下。中毒吐血,闷乱烦躁欲死者,用生人血下,立愈。小儿百病惊痫,急慢惊,风涎搐搦,龙脑腻粉蜜汤下绿豆大二丸。诸积食积热,颊赤烦躁,睡卧不宁,惊哭泻痢,并用金银薄荷汤下。更量岁数加减。如大人及妇人,因病伤寒时疾,阴阳气交结,伏毒瓦斯胃中,喘躁、眼赤,胡发不定,再经日数七八日以上,至半月日未安,医所不明证候,脉息交乱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三丸亦得。并用龙脑腻粉米饮调半盏以来下此药,一服取转,下一切恶毒涎并药丸。泻下如要却收,水洗净,以油单子裹埋入地中,五日取出,可再与大人、小儿根据法服一丸,救三人即不堪使。如要药速行,即用针札一眼子,冷水浸少时服之,即效更速。
太医局 治大人、小儿脏腑积热,烦躁多渴,舌颊生疮,咽喉肿痛,面热口干,目赤鼻衄,丹瘤结核,痈疮肿痛。又治伏暑躁热,疮疹余毒及大便下血,小便赤涩方。
甘草(锉,煨,二十斤) 大栀子(去皮,炒) 连翘(各四十两) 栝蒌根(十斤) 雄黄(飞,研,五两) 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子,焙干,秤二十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食后临卧,用新水调服。小儿半钱,临时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
疏取积热及结胸,又名桃符丸方。
巴豆霜 川大黄(末) 黄柏(末。各一钱一字) 轻粉 砂(各半钱)
上为细末,面糊丸粟米大。煎桃枝汤下,一 五、七丸,五、七岁二、三十丸,桃符汤下亦得;未 三、二丸,临卧。
《玉诀》 取积热方。
生大黄 滑石(研) 皂角(炙) 巴豆(去壳,出油尽)
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十丸,茶汤下。
《玉诀》治小儿惊风积热。镇心定魄,安魂去风方。
牛黄 脑子 铅白霜(各三钱) 朱砂 川甜硝(各一钱)
上件药一处研如膏。薄荷温水下一字,二岁以下半字。风搐搦,研犀角温水下。
《四十八候》治小儿心脏积热。
砂(飞过) 粉霜(各一钱) 轻粉 白丁香(各半钱) 乳香(二钱) 巴豆(十五粒,去油)
上用枣肉丸如梧桐子大。量儿大小加减,临卧皂角煎汤下。
《四十八候》皂角膏取积热后,服调
人参(三钱) 白术(二钱半) 甘草(炙) 白茯苓 罂粟子(各一钱) 白附子(半分) 藿香丁香(各半钱)
上末,紫苏汤下半钱、一钱。
《刘氏家传》 治小儿五脏积热,惊风,头面赤热,口舌生疮,好饮冷,宜服之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youyouxinshu-2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