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摘要:《中药学》,证治准绳,清热解毒,水火烫伤,天花粉,赤小豆,白蒺藜,烫伤,解毒,白芷,清热,当归,胃经,甘草,功效,柴胡,方剂,桔梗,连翘,白蔹,痈疽,天花,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药用】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痈肿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肿功效,对于疮疡痈肿红肿热痛之症,既可内服,亦可外敷。如发背初起或疮疡痈肿,以本品配赤小豆,共研细末,用鲜鸡蛋白调和外涂。此外,水火烫伤,亦可用白蔹末外敷。

【处方用名】白蔹根、白蔹(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aoxue-2-2-4-1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白蔹

    【药用】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痈肿。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肿的功效,对于疮疡痈肿、红肿热痛之症,既可 …… [全文]

    《中药学》

  • 白蔹

    ;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 ①《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 [全文]

  • 白蔹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 …… [全文]

  • 白蔹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归心、胃经。;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 …… [全文]

  • 白蔹

    (白蔹_图缺)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一名菟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 …… [全文]

    《证类本草》

  • 白蔹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 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一名菟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代 …… [全文]

    《本草经集注》

  • 白蔹

    苦甘辛微寒,小毒。反乌附。解野狼毒毒。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 发明 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但阴疽色淡不起 …… [全文]

    《本经逢原》

  • 赤小豆

    【药用】豆科本草植物赤小豆PhaseoluscalcartusRoxb.或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 [全文]

    《中药学》

  • 白蔹

    味甘,无毒.主下赤白,杀火毒.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二月、八月采根,干.(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本经》原文∶白蔹,味苦,平、微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 …… [全文]

    《名医别录》

  • 白蔹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杀火毒。一名兔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代赭为之使,反乌头。近道处处有之 …… [全文]

    《新修本草》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