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摘要:《中药学》,里急后重,大便不通,大便燥结,跌打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水火烫伤,月经不通,乌贼骨,制大黄,烫伤,活血,解毒,泻火,凉血,便秘,清热,化湿,泻下,攻下,祛瘀,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
【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
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高热神昏等属于实热壅滞的症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本品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症。
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
大黄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于上述瘀血留滞的实症,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
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山栀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处方用名】生军、生川军、生锦纹、生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川军、酒洗大黄(用生大黄喷黄酒,烘干后应用,可增强活血行瘀之功)
制军、制川军、制大黄(用黄酒拌匀后蒸熟成黑色,泻下力较缓,能清热化湿)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用作通便宜后下。研粉吞服,每次二至三
分。
【按语】1.大黄又称“川军”,性寒苦泄,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使用
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特长。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积;配以附子,可温阳降浊;配以茵陈,可清化湿热; ……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aoxue-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