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摘要:《中药学》,里急后重,大便不通,大便燥结,跌打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水火烫伤,月经不通,乌贼骨,制大黄,烫伤,活血,解毒,泻火,凉血,便秘,清热,化湿,泻下,攻下,祛瘀,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

【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症。

大黄泻下通便、清除积滞,故可用于大便不通及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溏而不爽等症;又因它能苦寒泄热,荡涤肠胃积滞,对于热结便秘、高热神昏等属于实热壅滞的症候,用之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本品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症。

大黄泻下泄热,有泻血分实热的功效,故又能用治血热妄行而上溢,如吐血、衄血;对目赤肿痛、热毒疮疖等症属于血分实热壅滞的症候,可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

大黄入血分,又能破血行瘀,故可用于上述瘀血留滞的实症,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

此外,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山栀等药配伍应用;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处方用名】生军、生川军、生锦纹、生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酒川军、酒洗大黄(用生大黄喷黄酒,烘干后应用,可增强活血行瘀之功)

制军、制川军、制大黄(用黄酒拌匀后蒸熟成黑色,泻下力较缓,能清热化湿)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用作通便宜后下。研粉吞服,每次二至三

分。

【按语】1.大黄又称“川军”,性寒苦泄,是一味泻火、破积、行瘀的要药,使用

少量,又有健胃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随配伍的不同而发挥它的特长。如配以芒硝,可攻下破积;配以附子,可温阳降浊;配以茵陈,可清化湿热;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aoxue-2-3-1-1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大黄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大黄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 【临床应用】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 …… [全文]

    《中药学》

  • 大黄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 [全文]

  • 大黄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 …… [全文]

  • 《本经》大黄功效释义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大黄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 …… [全文]

  • 大便不通

    源出诸说 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荣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 …… [全文]

    《杂病广要》

  • 大便不通

    洁古云∶脏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疗。有虚秘,有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浓朴汤主之。胃气实者,秘物也。胃气虚者,秘气也。有风秘、有冷秘、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大黄

    (毒草)入胃下热攻滞 大黄(专入脾胃)。大苦大寒。性沉不降。用走不守。专入阳明胃府大肠。大泻阳邪内结。宿食不消。(三承气汤皆有大黄内入。仲景治伤寒邪由太阳而入阳明之府者。则用调胃承气。取其内有甘草之 …… [全文]

    《本草求真》

  • 大黄

    大黄,将军之称,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和肝经,有攻下、泻火,清热燥湿、逐瘀活血的作用,而秦老用大黄取其能通腑逐瘀之功能,在临床上展开应用,凡见脉实者,均可用大黄,则便实用生大黄,便软者用制军,不拘泥 …… [全文]

    秦亮甫

  • 大便不通

    〔大〕妇人大便不通者,由五脏不调,冷热之气结于肠胃,则津液燥竭,大肠壅塞,故大便不通也。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则亡津液,亦大便难也。大三脘散,或四物加青皮,或七宣丸、麻仁丸选而用之。 〔薛〕前证或大 …… [全文]

    《女科证治准绳》

  • 大便不通

    〔大〕妇人大便不通者,由五脏不调,冷热之气结于肠胃,则津液燥竭,大肠壅塞,故大便不通也。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则亡津液,亦大便难也。大三脘散,或四物加青皮,或七宣丸、麻仁丸选而用之。 〔薛〕前证或大 …… [全文]

    《证治准绳·女科》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