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

摘要:《中医词典》x~y,本草纲目,血余炭,本草,惊痫,头发,血气,补阴,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解剖组织名。即头发。发的荣枯与血气盛衰有密切关系,故有“发为血之余”的说法。发为中药,处方时多书写为血余,如血余炭。《本草纲目》乱发条:“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xy-1-1-48-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血余

    解剖组织名。即头发。发的荣枯与血气盛衰有密切关系,故有“发为血之余”的说法。发为中药,处方时多书写为血余,如血余炭。《本草纲目》乱发条:“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 [全文]

    《中医词典》x~y

  • 血余

    ;止血;化瘀利尿生肌。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流火;烫伤;发髲、乱发、发灰子、头发、血余炭、人发灰;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掺 …… [全文]

  • 血余

    ;消瘀,止血。治吐血,鼻衄,齿龈出血,血痢,血淋,崩漏。 ①《本经》:"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 ②《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 …… [全文]

  • 血余

    一名血余.补阴. 苦平.入足少阴、厥阴.(肾、肝.)补阴消瘀、治诸血病.(能去心窍之血、故亦治惊痫.) 血痢血淋.舌血(茅根汤服.)鼻血.(吹鼻.)小儿惊热.(合鸡子黄、煎为汁服、鸡子能去风痰.) …… [全文]

    《本草从新》

  • 三、血余炭

    血余炭,性味苦温涩,入心、肝、肾经,能消瘀止血。《别录》曰:“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唐本草》也曰:“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痢,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丁肿,骨 …… [全文]

    张重华

  • 血余

    (人)逐瘀 血余(专入肝心。兼入肾)。味苦微温。据书载能补肾壮气。然总不如地茱参耆为补精补气之最耳。(素问曰。肾之华在发。王冰注云。肾主髓。脑者髓之海。发者脑之华。脑减则发素。滑寿注云。水出高源。故 …… [全文]

    《本草求真》

  • 发为血之余

    主要是说明头发与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前人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年少血气充盛时,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年老肝血不足,肾气虚,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 [全文]

    《中医名词词典》

  • 解读头发的[雅号]

    在中药大家族里,有许多药材来源于人体。其中一味“血余炭”,便是由健康人的头发炮制而成的。药用头发为什么会有“血余炭”这个雅号呢?说起来,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个独特的知识。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 …… [全文]

  • 血余炭

    ;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4.5~9g。;归肝、胃经。;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苦,平。;本品呈 …… [全文]

  • 血余

    (头上曰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髭.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 …… [全文]

    《本草择要纲目》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