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喉自汗

摘要:《中医词典》x~y,解毒汤,解毒,自汗,不泄,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出现的汗出。其一,毒随汗泄者痧透、神清、喉烂渐退,为顺证。其二,汗出而毒不泄则痧隐、神昏、喉烂反剧,多为邪内攻而正气虚,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佐以扶正,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xy-2-10-37-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疫喉自汗

    病证名。指患疫喉后出现的汗出。其一,毒随汗泄者痧透、神清、喉烂渐退,为顺证。其二,汗出而毒不泄则痧隐、神昏、喉烂反剧,多为邪内攻而正气虚,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佐以扶正,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 [全文]

    《中医词典》x~y

  • 解毒汤

    银花18g,蒲公英12g,酒黄芩9g,天花粉6g,薄荷3g,赤芍9g。;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 若兼风轮生翳,可加秦皮1.5g以清肝退翳。;方中重用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酒黄芩、天花粉清肺解热 …… [全文]

  • 自汗

    □ 〔《素》〕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全文见五脏。)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别论 阳气入内,加于阴气也。凡伤寒始病脉浮,至汗出则沉入内,加于阴也。) □ 〔垣〕表虚自汗,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黄 , …… [全文]

    《医学纲目》

  • 感冒(《中医词典》)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 …… [全文]

    感冒

  • 自汗

    心之所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 故阴阳虚必腠理发热自汗,此固阴阳偏胜而致。又有伤风、中暑、病湿,兼以惊怖、房室、劳极,则历节、肠痈、痰饮、产蓐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自汗

    桂枝汤 治伤寒脉浮,自汗恶寒。(方见伤湿。) 术附汤 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方见心痛。) 防己黄 汤(见身重。) 当归六黄汤(见盗汗。) 黄 建中汤 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黄 桂(各一钱半) …… [全文]

    《证治准绳·类方》

  • 金牛解毒汤

    组成: 金钱草60克,牛蒡子10克,荆芥10克,黄连3克,赤芍10克,黄芩6克,丹皮10克,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蚤休10克,黄柏5克,山栀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 功能: 清 …… [全文]

  • 不服药为中医论

    伤寒传变淆讹.症端错杂.且肃杀之气.最为毒烈医者不能博古衡今.漫投汤剂.鲜不夭枉.致令愤激之说.以不服药为中医.岂其然哉.惟正气实而邪气轻者.或可俟其经尽而愈.若正气虚而邪气重者.非按法施治.何由得痊 …… [全文]

    《伤寒括要》

  • 解毒汤

    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连、黄芩、山栀、牛蒡、连翘、甘草、桔梗。;疹出谵语如狂;阳毒得泄,疹出稠密红紫而痢下清水;毒尚留连肺胃,疹发后烦热呕吐。;《仁端录》卷十六; …… [全文]

  • 解毒汤

    连翘1钱,牛蒡1钱,枳壳6分,木通6分,防风5分,桔梗5分,紫草7分,川芎4分,升麻4分,虫退4分,黄芩4分,黄连4分,前胡1钱,麦冬8分,甘草3分。;解毒。主痘疮外感风寒,毒气壅盛,憎寒壮热,咳嗽流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