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词典》x~y,大头瘟,病名,时毒,素问,口鼻,时疫,疾病,疫病,温疫,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病名。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疫病有“皆相染易”的特点。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大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xy-2-10-59-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病名。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疫病有“皆相染易”的特点。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入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大 …… [全文]

    《中医词典》x~y

  • 时行

    病名。 ①又名时气,为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流行性疾病。《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时气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 …… [全文]

    《中医词典》r~s

  • 疫病

    疫邪之症,长幼相似。若一人独病,不染他人者,此人自感,非大灾之疫也。疫症之原不一,如春时应暖而反寒,则有寒疫。冬时应寒反温,则有温疫。推之于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应燥而反温,及久雨之湿,久旱之燥 …… [全文]

    《伤寒大白》

  • 读《疫病钩沉》有感

    关键词:疫病钩沉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有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感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是先哲谆谆告诫我们,医生必须要懂得五运六气学说。不懂得司天、在泉、客主加临、运气之感衰,以及这 …… [全文]

  • 藏医药对疫病防治的认识和经验

    北京藏医院 黄福开 仲格嘉 王春雷 编者按: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疫病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对疫病的认识、诊断、预防、治疗等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本报特编发北京藏 …… [全文]

  • 顾植山和中医运气疫病预测

    本报记者 常宇 ●五运六气预测,就是根据天气运行变化的象态,判断其有否乖戾及乖戾程度,预测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和变化趋势。对疫病预测来说,分析不正常运气的状态比六十年常规时位的推算更为重要。 ●如果我 …… [全文]

  • 疫病论

    周禹载曰.疫之行于天地间久矣.而人之治之者.未之知也.治之而适奏其效者.亦未知之也.观周礼方相氏所掌.难以逐疫.则疫者气为之也.惟气故为害.从口鼻入.虽然.六淫之气皆气也.而风寒暑湿燥火之病.不闻有沿 …… [全文]

    《温热暑疫全书》

  • 七个癸未年均有疫病流行 “五运六气”灵不灵

    非典期间,有人传说五运六气学说早已预测癸未年“有大疫”,而今年就是60年一遇的癸未年,瘟疫将于“二之气”(自春分约3月21日至小满约5月21日)时为最盛,“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最多6月底即可结束 …… [全文]

  • 四季“时行病”解表各有别

    外感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风寒、发热、身痛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故又称“时行病”。《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中指出:“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 …… [全文]

  • 时行寒疫

    病名。因感受暴寒而发的疫病。《外台秘要》卷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证见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用苏羌饮加神曲、豆卷等。 …… [全文]

    《中医词典》r~s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