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口僻

摘要:《中医词典》z~其他,口,灵枢,口僻,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证名。口的别称。突发口唇歪斜之证。又名口。《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详见口条。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z-1-2-14-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卒口僻

    证名。口的别称。突发口唇歪斜之证。又名口。《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详见口条。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口眼歪斜

    病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杂证谟》:“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口眼歪斜

    病证名。亦作口眼斜。《景岳全书·杂证谟》:“口眼歪斜者,足阳明及肝胆经病。”详见口眼斜条。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灵枢》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灵枢》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一)《灵枢·经脉》篇

    此篇为医学之大本原,无论方脉针灸两家,皆不可不熟读深思,心知其意。凡人身脏腑经络,如何贯通,如何联系,十二经之界限起止,以及分经辨症之所以然,皆历历分明,丝毫不紊。非上古之神圣,何由推测而知。针灸家如 …… [全文]

    《金针秘传》

  •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脉经》此下有“外侧”二字。案∶经于诸指端,皆不言何侧。然以穴求之,则《脉经》亦得。 入肘下廉。 《脉经》“入”上有“上”字,两通。“下”作“外”。案∶阳明行身之前,不应入肘 …… [全文]

    《研经言》

  • 感冒(《中医词典》)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 …… [全文]

    感冒

  • 中医别称溯源

    在中医书刊、碑匾以及平时人们言谈中,常会接触到中医的别称种种,品起来颇有趣味。 杏 林 相传三国时,吴国有个高明的医生叫董奉,有起死回生的医技,曾救人无数,董奉给人治好了病,不收酬礼,人们对他更是 …… [全文]

  • 中医针灸和西医治疗口眼歪斜

    由面神经炎引起的口眼歪斜,属于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不是脑中风所致中枢性面瘫,多发于春、秋季,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因为直接吹风、外伤(如掌击、车祸)、感冒、器官炎症等,令面神经发炎水肿,使面部表情肌失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