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中脘疽
病名。发于中脘穴部位之痈疽。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又名胃疽。指生于脐上四寸中脘穴之腹皮痈,证治参见腹皮痈条。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中脘疽
中脘疽由胃火生,脐上四寸隐隐疼,坚硬漫肿无红热,不食呕哕毒内攻。 【注】此证一名胃疽,发于心胸之下,脐上四寸,任脉经中脘穴。隐痛日久,向外生疽,坚硬漫肿,皮色无红无热,由过食炙爆,以致胃腑火毒而成。 …… [全文]
《外科心法要诀》
中脘疽
【方歌】中脘疽由胃火生,脐上四寸隐隐疼,坚硬漫肿无红热,不食呕哕毒内攻。 【注】此证一名胃疽。发于心胸之下,脐上四寸,任脉经中脘穴。隐痛日久,向外生疽,坚硬漫肿,皮色无红无热,由过食炙搏,以致胃腑火 …… [全文]
《医宗金鉴》
中脘
【位置】脐上4寸。 【主治】胃痛,腹胀,反酸,呕吐,泄泻,痢疾,黄疸,脾胃虚弱。 【应用】中脘又名太仓、胃脘、中纪,为任脉经穴,是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之会穴,胃之募穴,腑之会穴。向本穴发 …… [全文]
《气功外气疗法》
中脘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中脘疽门主论
《心法》曰∶中脘痈,一名胃疽,发于心胸之下,脐上四寸,属任脉经。(中脘穴。)隐痛日久,向外生疽,坚硬漫肿,皮色无红无热,由过食炙 ,以致胃腑火毒而成。人迎脉盛是毒瓦斯攻里,作呕不食,咳吐脓痰者逆。 …… [全文]
《疡医大全》
中脘痛
胃脘近心之分.而与脾膜相连.故其疼也.俗指为心.而古则称脾耳.盖脾之脉贯于胃.而为之行其津液.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于是发为中脘痛.方书分为九种.一曰客寒犯胃.一曰寒郁 …… [全文]
《古今医彻》
泄泻中脘配天枢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多见于急 …… [全文]
中脘(一名太仓)
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胃之募也。《难经》曰:『腑会中脘。』疏曰:『腑病治此。』《铜人》针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二七壮,止二百 …… [全文]
《针灸大成》
揉中脘
中脘.在心窝下.胃腑也.积食滞在此.揉者.放小儿卧倒仰睡.以我手掌按而揉之.左右揉.则积滞食闷.即消化矣. …… [全文]
《幼科推拿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