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心法要诀》

摘要:《中医词典》z~其他,太医院,八会穴,歌诀,手足,经脉,针灸,禁忌,胸腹,流注,八会,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针灸著作。八卷(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本书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分用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和论述。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络穴、八会穴及经脉流注;卷八十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卷八十一-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z-2-14-73-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刺灸心法要诀》

    针灸著作。八卷(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本书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分用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和论述。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络穴、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刺灸心法要诀》

    针灸著作。八卷(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刊于1742年。本书将针灸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分用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和论述。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络穴、八会 …… [全文]

    《中医词典》c~d

  • 八、针灸科

    针灸学在两宋时期有很大发展,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针灸铜人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两宋的针灸文献专著有影响者近10种,综合性医书之论针灸者更多,如《圣济总录》在统一 …… [全文]

    《中国医学通史》

  • 针灸科

    自1822年清太医院取消针灸一科后,针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但由于针灸本身具有廉、简、便、捷、验等优点,因此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不仅能保存于民间,同时能有所发展。如“太乙神针”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 …… [全文]

    《中国医学通史》

  • 医学著作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 …… [全文]

  • 中医针灸

    每种减肥方法都一样,在你使用之前,你一定弄清除它减肥的原理,然后看这种方法到底适不适合你。 针灸减肥原理 减肥的捷径在于加快基础代谢率,针灸减肥就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 …… [全文]

  • 八、针灸科

    隋唐时期政府对针灸学相当重视,如唐太医署内已设针科。更重要的是隋唐医家积极从事针灸学科的临床实践,善于总结并致力进取,使本时期的针灸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一)针灸学说和理论之发展 隋 …… [全文]

    《中国医学通史》

  • 明代医学著作

    一、《普济方》 《普济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刊于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几百年来除少数藏书家藏有一些残卷,如永乐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 …… [全文]

    《中国医学通史》

  • 明代医学著作

    一、《普济方》 《普济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刊于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几百年来除少数藏书家藏有一些残卷,如永乐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 …… [全文]

  • 《经脉图考》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陈惠畴撰。刊于1878年。卷一总论人体内景、周身骨度及经脉循行要穴等;卷二-三为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经穴的部位名称和主病、图像及歌诀;卷四论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诸部经络循行发明, …… [全文]

    《中医词典》h~j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