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灸法》

摘要:《中医词典》z~其他,痈疽,佚名,疾病,发背,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灸法专书。一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初)闻人耆年编。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图说。有一定临床价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cidianz-2-15-95-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备急灸法》

    灸法专书。一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初)闻人耆年编。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备急灸法》

    灸法专书。一卷。十二世纪中期(南宋初)闻人耆年编。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图说 …… [全文]

    《中医词典》a~b

  • 弘扬灸法之力作

    关键词:《中国民间奇特灸法》 张仁 书评 灸法文献 ——《中国民间奇特灸法》读后 灸法的产生源于火,它的起源可能早于针刺。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适应症广的特点为广 …… [全文]

  • 骑竹马灸法

    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瘅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 发奶之属。先令病患凭几曲手男左女右,看臂腕节中间有一偃孔,令把臂相对者以朱点定了(有图在后第一 …… [全文]

    《宋本备急灸法》

  • 灸法

    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 …… [全文]

  • 介绍李春兴对灸法发展史及现代应用的研究

    台湾中西整合医学会的医史博士李春兴对中医灸法“情有独钟”,长期致力于其发展史及现代应用研究。在不久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记者详细了解了他的学术成果。 如何理解“灸”的含义 李春兴认为,对于灸法应从文 …… [全文]

  • 灸法

    痈疽初发小点一二日间,急以大蒜头,横切如钱,贴其中心,顿小艾炷灸之,五壮而止。若形状稍大,以黄秆纸蘸酒全贴,认先干处为筋脚,于先干处灸之,或两处先干皆灸,但五七状止。又法,屈指从四围寻按,遇痛处是根, …… [全文]

    《证治准绳·疡医》

  • 灸法

    《异法方宜论》∶野处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法宜灸 ,故灸 者,亦从北方来。王太仆注∶水寒冰冽,故生病于脏寒也。火艾烧灼,谓之灸 。《玉机真脏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又曰∶筋 …… [全文]

    《厘正按摩要术》

  • 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 …… [全文]

    《针灸学》

  • 灸法

    论曰∶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至痈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误伤,但作针许大疮,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 治消渴咽 …… [全文]

    《备急千金要方》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