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大肠虚
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 [全文]
《中医名词词典》
大肠
经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上受胃家之糟粕,下输于广肠,旧谷出而新谷可进,故字从肉从易,又畅也。通畅水谷之道也。手阳明经大肠。 又曰∶回肠当脐右,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 …… [全文]
《疡医大全》
大肠
大肠者。肺之腑也。两旁四十二穴(并下三单穴。共四十五穴)。出甲乙经大肠出于商阳。商阳者。金也(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二间。二间者。水也( …… [全文]
《普济方·针灸》
脱肛
经义 魄门亦为五脏使。(《素问》) 下极为魄门。(《难经》) 哲言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实则肛藏,肺虚则肛脱。(朱丹溪) 肠风痔漏,久服寒凉,坐努下脱,泻痢后重,窘迫下脱,男子房劳过度,产妇 …… [全文]
《医述》
大肠病
六腑病候之一。大肠为传导之官,与脾胃同候。大肠与肺相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大肠客寒积热,宿滞瘀积,或气虚津枯所致。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并可兼见肺脾症状。《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 …… [全文]
《中医词典》c~d
脱肛
论证 大肠与肺为表里,肺热则大肠燥结,肺虚则大肠滑脱,此其要也。故有因久泻、久痢,脾肾气陷而脱者。有因中气虚寒,不能收摄而脱者。有因劳役吐泻,伤肝脾而脱者。有因酒湿伤脾,色欲伤肾而脱者。有因肾气本虚 …… [全文]
《景岳全书》
脱肛
〔曾〕肺与大肠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门,肺实热,则闭结不通,肺虚寒,则肠头出露,有因痢久里急后重,努力肛开,为外风所吹,或伏暑作泻,肠滑不禁,或禀赋怯弱,易于感冷,亦致大肠虚脱。凡小儿所患泻痢,皆因暑湿风 …… [全文]
《证治准绳·幼科》
大肠虚
病证名。即大肠气虚,多兼脾虚证候。症见久泻,完谷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脱肛等。治且健脾补气,辅以固涩,用补中益气汤,诃子散。 …… [全文]
《中医词典》c~d
脱肛
脉小而缓者。易愈。 夫脱肛者。乃虚寒下脱。其病或因肠风痔漏。人服寒凉。或努而下脱。或因久痢里急。 窘迫而脱。有产妇用力过多。及小儿叫号努气。久痢不止。风邪袭虚而脱也。 夫脱肛者。肛门翻出也。盖肺 …… [全文]
《寿世保元》
四、大肠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属金、属阳。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 1.大肠的解剖位置:大肠亦位于腹腔之中,其上段称“回肠”(相当于解剖学的 …… [全文]
《中医基础理论》
目录
最近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