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津液病辨证

摘要:《中医诊断学》,临床表现,咽喉肿痛,苔薄白,膀胱气,咽干,腹胀,便秘,阳水,辨证,大肠,发热,阴水,口渴,四肢,水肿,浮肿,脉浮,痰饮,小便,风水,脾阳,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津液病辨证,是分析津液病证的辩证方法。津液病证,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津液不足证,是指由于律液亏少,失去其濡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征候。

多由燥热灼伤津液,或因汗、吐、下及失血等所致。

【临床表现】口渴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辩证要点。由于津亏则使皮肤口唇咽干失去濡润滋养,故呈干燥不荣之象。津伤则尿液化源不足,故小便短少;大肠失其濡润,故见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皆为津亏内热之象。

水液停聚证,是反指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所引起的痰饮水肿等病证。凡外感六淫,内伤脏腑皆可导致本证发生。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引起的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

临床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

(1)阳水 发病较急,水肿性质属实者,称为阳水。多为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淫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眼睑先肿,继而头面,甚至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光亮。并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台,脉象浮紧。或兼见咽喉肿痛,舌红,脉象浮数。或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而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呕恶欲汪,舌苔白腻,脉沉。

【证候分析】本证以发病急,来势猛,先见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者为辨证要点。风邪侵袭,肺卫受病,宣降失常,通调失职,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风水相搏,故水肿起于眼睑头面,继而遍及肢体。若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为风水偏寒之征;如兼有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数,是风水偏热之象。若由水湿浸渍,脾阳受困,运化失常,水泛肌肤,塞阻不行,则渐致全身水肿。水湿内停,三焦块渎失常,膀胱气化失同,故见小便短少。水湿日甚而无出路,泛溢肌肤,所以肿势日增,按之没指,诸如身重困倦,脘闷纳呆,泛恶欲呕,舌苔白腻,脉象沉缓等,皆为湿盛困脾之象。

(2)阴水 发病较缓,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多因劳倦内伤、脾肾阳衰,正气虚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呆食少,大便溏稀,面色晃白,神疲肢倦,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发病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为辨证要点。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所以脾虚或肾虚,均能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下焦水湿泛滥而为阴水。阴盛于下,故水肿起于足部,并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脾虚及胃,中焦运化无力,故见脘闷纳呆,腹胀便溏,脾主四肢,脾虚水湿内渍,则神疲肢困。腰为肾之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zhenduanxue-4-2-4-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四、津液病辨证

    津液病辨证,是分析津液病证的辩证方法。津液病证,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证,是指由于律液亏少,失去其濡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征候。 多由 …… [全文]

    《中医诊断学》

  • 津液不足证

    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伤。是指由于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儒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证候,由于津液不足多从燥化,故又属内燥证的范畴。津液不足的形成,有生成不足与丧失过多两方面的原因。 …… [全文]

  •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 …… [全文]

  • 四、津液失常

    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的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相对衡定的基本条件。 津液代谢失常,是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 …… [全文]

    《中医基础理论》

  • 津液

    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何也?(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溺、汗、泣、唾、水,故名为 …… [全文]

    《医经原旨》

  • 气血津液病证

    郁证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表现为情绪抑郁、心神不宁、胸闷胁胀、五心烦热、梅核气等症状,属情志病。现代医学上神经官能症中神经衰弱、癔病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大致属于本证范畴。 …… [全文]

  • 津液病

    津液病 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儒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输布与排泄,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津液病辨证,是分析津液病证的辨证方法。津液病证一 …… [全文]

  • 津液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六《五癃津液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三。 黄帝问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 …… [全文]

    《黄帝内经太素》

  •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主要证候及特征】 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 …… [全文]

    《中医内科学》

  • 津液

    泛指体内一切水液。指由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所化生的营养物质。津液在经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经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并提的,但二者在性质,分布部位和具体功 …… [全文]

    《中医名词词典》

赞助商链接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