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

杂文

摘要:水肿,中枢,营养,溃疡,神经,筋膜,外伤,感染,文摘。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由两个不同弯曲半径的球面对合而成。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毫米,垂直径23毫米,水乎径为23.5毫米。

眼球位于眼眶内部,借眶筋膜与眶壁联系,周围有脂肪等组织衬托,后面有一条视神经,直接与脑相连。眼球向前方平视时,突出度约12一14毫米,两侧相差不超过2毫米。

由于眶外缘较上、下、内眶缘稍后,故眼球外侧部分比较显露,是易受外伤的部位。

眼球接受外来光线的刺激,借神经的传导达到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是视觉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眼球壁

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

(一)外层

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纤维膜坚韧而有弹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1.角膜:位于眼球前面,质地透明。表面光滑,其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8毫米,后面约为6.8毫米,是重要的屈光间质。角膜横径约为11.5—12毫米,垂直径为10.5—11毫米,中央部厚度约0.5—0.57毫米,周边厚度可达l毫米。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

(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

(3)实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

(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

角膜无血管,其营养主要靠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供应,而代谢所需的氧,80%来自空气。

角膜含有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故感觉特别敏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则立即引起眼睑保护性闭眼反应。

2.巩膜:位于眼球中后部,其前沿接角膜缘,占整个纤维膜的5/6。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包绕,前面被球结膜覆盖,内面与睫状体、脉络膜相连,后极部稍偏内侧有视神经从此穿过,穿过处的巩膜极薄,上有许多筛状孔,为巩膜筛板。巩膜颜色呈白色,但儿童因巩膜较薄,内面的色素组织可隐露而呈淡青色;老人因脂肪沉着而呈浅黄色。巩膜由致密交错的纤维组织构成,质地坚韧,不透明,具有保护球内组织的作用。

巩膜的厚度不均匀,后极部较厚,约1毫米,向前逐渐变薄,在直肌附着处更薄,仅0.3毫米。

巩膜包括:①巩膜表层;②巩膜实质层;③巩膜内层(棕黑层)。巩膜的血管和神经较少,但巩膜表层的血管相对要多一些,故较易发生炎症,且疼痛症状较为明显,而深层病变则常迁延难愈。

3.角巩膜缘:即角膜与巩膜移行区,宽约1毫米。由于透明的角膜嵌人不透明的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角巩膜缘是一些眼内手术常用的切口部位。

角巩膜缘又是前房角的外壁,内有巩膜静脉窦和小梁网等结构。巩膜静脉窦又称输淋氏管,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房水排出管,外侧和后方被巩膜围绕,内侧通过小梁网与前房沟通。

(二)中层

中层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因为含有丰富的血管,又称血管膜。去除外层后,其外观状似紫色葡萄,故又称葡萄膜。中层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为位于角膜之后、晶状体前面的一圆盘状隔膜,其根部与睫状体相连,表面有很多精细条纹,呈放射状排列,称为虹膜纹理。纹理与纹理之间呈凹陷,称隐窝。虹膜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距瞳孔缘约1.5毫米处有一环形锯齿状隆起环,称虹膜卷缩轮。虹膜的颜色因人种而异,白色人种色素少,虹膜色浅,呈浅黄或浅蓝色,有色人种色素多,虹膜色呈深棕褐色。

瞳孔直径约2.5—4毫米。虹膜含有瞳孔开大肌和瞳孔括约肌,前者受交感神经支配,使瞳子L开大;后者受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纤维)支配,使瞳孔缩小。瞳孔受光刺激时即缩小,这种运动称为对光反射。虹膜的宅要功能是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而使瞳孔缩小或开大,以调节眼内的光线强度,保证视网膜成家清晰。

正常瞳孔的大小,因年龄、屈光、生理状态等情况而异。老人和婴儿较小,儿童和少年时期最大,以后又逐渐变小;近视眼瞳孔大于远视眼;交感神经兴奋时瞳孔开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瞳孔缩小。

虹膜内血管丰富,其感觉神经来源于第V对脑神经眼支的分支,故虹膜炎症时引起疼痛。

2.睫状体:位于巩膜内面,前端起于虹膜根部,后端止于脉络膜前缘,呈环带状,宽约6毫米,内侧环绕晶状体赤道部。睫状体由睫状冠与睫状环组成,纵切面为三角形。

睫状体前较为肥厚,称睫状冠,血管极为丰富,误伤此处最易出血。其内侧表面有70—80个纵行突起,称睫状突,产生房水。

睫状体后较为扁平,称睫状环。又称睫状体扁平部,针拨白内障手术常在颞下睫状体扁平部作切口。

从睫状体至晶状体赤道部,有纤细的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称晶状体悬韧带。

睫状体内含睫状肌,受动眼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当睫状肌环形纤维收缩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相应增加,屈光力增强,使眼能看清近处物体,这种作用称为调节。

睫状体的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丰富,故炎症时产生剧烈疼痛。

3.脉络膜:位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前接睫状体扁平部,后至视乳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脉络膜主要由血管组成。由外向内分为5层:①脉络膜上腔;②大血管层;③中血管层;④毛细血管层;⑤玻璃膜。为眼球血管最丰富的组织,占眼球血液总量的65%。具有营养视网膜外层组织和玻璃体的作用。

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一空隙,称脉络膜上腔,临床上脉络膜脱离即自此腔分离。

脉络膜无感觉神经纤维,故发炎时无疼痛感觉。

(三)内层

内层即视网膜。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至锯齿缘,后至视乳头,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锯齿缘乃视网膜前端的终止部位,形如锯齿状,故名。该处为视网膜血管的终末端,因而营养相对较差,易出现退行性改变。

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乳头颞侧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称为黄斑,范围约2毫米,此处无血管,中心有一凹,称中心凹,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此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

黄斑鼻侧约3毫米处,有一直径约1.5毫米的圆盘形区,称视神经乳头,简称视乳头,又称视盘。它是视网膜神经纤维集中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

凹陷内有暗灰色小点,为视神经穿过巩膜处,名巩膜筛板,视乳头因仅有神经纤维,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是一盲点,称生理盲点。

视乳头的颜色为淡红色,视乳头上有许多微血管,鼻侧较颞侧多一些,故鼻侧较颞侧稍红。视乳头边缘是清晰的,但上、下及鼻侧边缘因视神经纤维较为集中,故不如颞侧清晰。

有时视乳头边缘可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WenZhaiView/EEECZ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眼球

    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由两个不同弯曲半径的球面对合而成。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毫米,垂直径23毫米,水乎径为23.5毫米。 眼球位于眼眶内部,借眶筋膜与眶壁联系,周围有脂肪等组织衬托,后面有一条视 …… [全文]

  • 第一节 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由两个不同弯曲半径的球面对合而成。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毫米,垂直径23毫米,水乎径为23.5毫米。 眼球位于眼眶内部,借眶筋膜与眶壁联系,周围有脂肪等组织衬托,后面有一条视神经,直 …… [全文]

    《中医眼科学》

  • 第一节 眼球

    成人的眼球(eye ball)近似球形。其前后径约24mm,垂直径约23mm,水平径约23.5mm。眼球前面顶点称为前极,后面顶点称为后极。在前后极之间绕眼球一周称赤道。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借筋膜与 …… [全文]

    《西医眼科学》

  • 1.眼球壁

    眼球壁包括外、中、内膜三层。 (一)外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又称纤维膜,起着支持和保护眼球壁及其内容的作用,前1/6叫做角膜cornea,是致密面透明的膜,其曲度大于眼球壁的其它部分,有屈光作 …… [全文]

    《人体解剖学》

  • (一)眼球壁

    1.角膜 角膜(cornea)呈透明的圆盘状,略向前方突出,边缘与巩膜相连。角膜层次分明、从前至后共分5层(图18-1,18-2)。 图18-2 人眼球的角膜 HE×200 (1)角膜上皮(c …… [全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第二节 眼球突出(exophthalmos)

    眼球突出是眼眶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原因颇多。 眼球在眶内的正常位置是由眶内诸组织相互之间作用而维持的。如球后组织中的血管及脂肪,斜肌的正常张力等有将眼球向前推移的趋势;而眶膈及其平滑肌,四条直肌的 …… [全文]

    《西医眼科学》

  • 眼球突出

    单眼或两眼眼球异常外突称为眼球突出。 外观上,眼球外凸不一定都是眼球突出,有些人因巩膜较白而显得眼球有些前凸。眼球突出度可用普通量尺或眼球突出计进行测量,进一步诊断性检查包括CT扫描和甲状腺功能测验 …… [全文]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一)眼球的发生

    胚胎第4周,前脑两侧突出左、右两个视泡(optic vesicle)。视泡远端膨大,贴近体表外胚层,并凹陷形成双层杯状结构,称视杯(optic cup)。视泡近端变细,称视柄(optic stalk) …… [全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

  • 一、眼球

    眼球eyeball位于眶腔的前部,借筋膜与眶壁相 连,眶腔的后部充以眶脂体,垫托眼球。眼球呈大致球形,其前、后面的正中点,分别叫做前极anterior pole和后极posterior pole。平前 …… [全文]

    《人体解剖学》

  • 一、内分泌眼球突出症(endocrine exophthalmos)

    内分泌性眼球突出症又称Basedow病或Graves病或突眼性甲状腺肿,眼球突出是其主要症状之一。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垂体-甲状腺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本病可分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 …… [全文]

    《西医眼科学》

赞助商链接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