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杂文

摘要:金匮要略方论,伤寒杂病论,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王叔和,成无己,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辨证,杂病,太阴,金匮,基础,阳明,少阴,厥阴,少阳,太阳,性热,六经,文摘。《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药家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金匮要略方论》3卷及《金匮玉函经》8卷等三种传本。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病症为主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有明. 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WenZhaiView/F047ZN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药家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金匮要略方论》 …… [全文]

  • 《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 …… [全文]

    《中医词典》r~s

  • 《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

    关键词:《伤寒论》王叔和 质疑 《伤寒论》原名《伤寒卒病论》,是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所撰写的医学典籍(下称“原著”)。自明清以来,普遍认为:原著在成书不久即毁于战火,后经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将残余的 …… [全文]

  • 三、《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一)《伤寒论》的研究 清代,由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及训诂学的盛行,《伤寒论》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仅清代前、中期流传至今的《伤寒论》研究著作在百种以上。 首先是明代已显端倪的学术 …… [全文]

    《中国医学通史》

  •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 …… [全文]

    《中医词典》h~j

  •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研究概述

    摘要:本文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的成书背景和学术贡献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并结合作者数十年的治学经验,对如何学好《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介绍了个人的治学方法和体会。提出治仲景之学,首当求全,研 …… [全文]

  •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杂病论》

    《伤 寒 杂 病 论》 东汉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一部医学著作。它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 …… [全文]

  • 伤寒论

    伤寒专祖仲景.凡读仲景书.须将伤寒与中寒.分为两门.始易以通晓.为因年久残缺.补遗注释者.又多失次错误.幸历代考正者渐明.逮陶节庵六书吴绶蕴要二书刊行.而伤寒之理始着.余于至理.未暇详辨.先将伤寒中寒 …… [全文]

    《医贯》

赞助商链接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