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 dry dampness

摘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苦寒燥湿,燥湿,湿热,脾胃,痰浊,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泛指运用辛香或苦温、苦寒燥湿为主,兼具醒悦脾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湿邪、痰浊、湿热等邪蕴结、偏重于中下两焦所致病证的治法。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ZhongYiLinChuangZhenLiaoShuYuZhiFa-4-9-2-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燥湿 dry dampness

    泛指运用辛香或苦温、苦寒燥湿为主,兼具醒悦脾胃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湿邪、痰浊、湿热等邪蕴结、偏重于中下两焦所致病证的治法。 …… [全文]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

  • 苦寒燥湿 herbs bitter in taste and cold in nature drying dampness +2

    清热燥湿 运用味苦性寒,具有清化湿热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湿热蕴结中焦或下焦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3.1 燥湿化浊  drying dampness and re …… [全文]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

  • 试以燥湿论百病

    关键词:石寿棠 《医原》 湿气燥气 ——解读石寿棠的《医原》 清末医家石寿棠所著《医原》,分上下卷,凡二十篇。篇幅不多,所涉却广,从阴阳五行到望闻问切,从外感内伤到女科儿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 …… [全文]

  • 苦寒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用于胃肠湿热所致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症。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药。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苦寒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用于胃肠湿热所致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症。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药。 …… [全文]

    《中医词典》k~l~m

  • 燥湿

    治疗学术语。指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据临证寒湿与湿热的不同,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辛香燥湿 pungent and fragrant herbs drying dampness +4

    辛燥祛湿 燥湿行气 燥湿行滞 运用气味辛香,兼具理气行滞、温燥祛湿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治疗气滞湿阻、气滞痰凝、痰湿阻结、痰浊阻滞、寒湿凝聚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1.1 祛 …… [全文]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

  • 燥湿

    “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 …… [全文]

    《中医名词词典》

  • 湿热带下不可过用苦寒

    □顾映玉 潮州市中医医院妇科 带下俗称白带,是健康女性阴道排出的一种液体,色白或无色透明,性黏而不稠,量适中,无特殊臭气。白带不仅能滑润阴道,还能起到防邪入侵的作用。当人体正虚或邪盛之时,带下性质就 …… [全文]

  • 燥湿敛疮 drying dampness to astringe sores

    运用性味苦寒或苦温,具有燥湿化浊、生肌敛疮等作用的方药或相关疗法,以促进新肉生长,加速疮口愈合,治疗寒湿或湿热蕴肤、湿热壅滞、痰浊阻滞骨节等所致病证的治法。 …… [全文]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

赞助商链接
目录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

编著/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更新日期:2022年8月12日

简介
其他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3部分:治法 Clinic termi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