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摘要:《古今医鉴》,气虚头痛,吴茱萸汤,伤寒头痛,蔓荆子,偏头风,吴茱萸,附子汤,厥头痛,石膏,风寒,白芷,风热,当归,自汗,风池,伤寒,阴阳,柴胡,知母,麻黄,苍术,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头痛阳强,浮风紧寒,风热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必涩。痰厥头痛,肾厥坚实。又曰∶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

东垣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项颈,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于头面,如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之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病冲头痛;又足少阳胆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病则头角额痛。夫风从上受之,风寒伤上,邪从外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汗之则愈,此伤寒头痛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心烦头痛者,病在耳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如气上不下,头痛癫疾者,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寒湿头痛也。如头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偏头痛也。有真头痛者,甚则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头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凡头痛者,皆以为风,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然亦有三阴、三阳之异。

故太阳头痛,恶风脉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干葛、白芷、石膏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细,麻黄、细辛、附子为主;厥阴头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黄 、人参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少加川芎、细辛、蔓荆子,其效如神。白术半夏天麻汤,治痰厥头痛药也;羌活附子汤,治厥阴头痛药也。如湿气在头者,以苦吐之,不可执方而治。先师尝病头痛,发时两颊青黄,眩晕眼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洁古曰∶此厥阴、太阴合病,名曰风痰,以《局方》玉壶丸治之,更灸侠溪穴,即愈。

丹溪云∶多主于痰,其痛甚者火多,诸经气滞,亦能头痛。劳役下虚之人,似伤寒发热汗出,两太阳作痛,此相火自下冲上,宜补中益气,多加川芎、当归,甚者加知母、蔓荆子。又曰∶自鱼尾上攻而痛,属血虚,川芎、当归、酒黄柏。

偏头风,在右属痰,属热。痰用苍术、半夏,热用酒片芩。在左属风,属血虚。风用荆芥、薄荷,血虚用芎、归、芍药、酒黄柏。

节斋云∶久病头痛,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须重绵浓帕包裹者,此属郁热而标寒。世人不识,悉用温辛散之药,临时得效,误认为寒,殊不知因其本有郁热,毛窍常疏,故风易入,外寒束其内热,闭逆而为痛。辛热之药,虽能开通闭逆,散其标之寒热,然以热济热,病本益深,恶寒愈甚矣。惟当泻火凉血,而佐以辛温散表之剂,以从法治之,则病可愈,而根可除也。

春用香苏散,加川芎、白芷、羌活(胡恒斋传)

夏用五苓散,加香薷、浓朴、扁豆、羌活;秋用金佛草散,加桔梗、石膏、防风、羌活;冬用十神汤,加羌活(随时倍真羚羊角,服之如神)

〔批〕(按此方治风气头痛之剂)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沉,偏正头痛,鼻塞声重,憎寒壮热,肢体烦,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攻注太阳穴痛,但感风气皆然。

南薄荷(四钱) 香附米(四钱,炒) 荆芥穗 川芎(各二钱) 羌活 白芷甘草(炙,各一钱) 防风(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姜、葱煎服亦可。一方加菊花一钱,细辛五分,僵蚕三分,蝉蜕三分,名菊花茶调散。

〔批〕(按此方治痰厥头痛之剂) 治痰厥头痛,其证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以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gujinyijian-16-1-0-0

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头痛

    脉 头痛阳强,浮风紧寒,风热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必涩。痰厥头痛,肾厥坚实。又曰∶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 病 东垣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 …… [全文]

    《古今医鉴》

  • 头痛

    论 《内经》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又曰∶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曰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曰则病少愈。东垣曰∶《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 …… [全文]

    《医学正传》

  • 头痛

    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世俗治头痛,不从风则从寒,安 …… [全文]

    《证治准绳·杂病》

  • 头痛

    头痛是病证,头风是病名,本不须辨。或谓为有新久去留之分者,凿矣。 脉候 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千金翼》云亦为伤寒头痛)。脉弦上寸口者宿食,降者头痛。病若头痛、目痛,脉反短涩者死。(《脉经 …… [全文]

    《杂病广要》

  • 头痛

    【总括】头痛先须辨六经,湿痰风火夹邪侵;气虚血少兼寒湿,识者尤当审厥真。 【脉法】《脉经》云∶阳热则头疼。又曰∶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脉紧头痛是伤寒,脉紧上寸口者风头痛。《脉诀》云∶头痛短涩应须死 …… [全文]

    《幼科折衷》

  • 头痛

    罗谦甫治柏参谋.六十一岁.初患头昏闷微痛.医作伤寒治.汗后其痛弥笃.再汗之.不堪其痛矣.易医用药.大都相近.甚至痛不能卧.且恶风寒.不喜饮食.罗诊之.六脉弦细而微.气短促.懒言语.内经云.春气者.病在 …… [全文]

    《古今医案按》

  • 头痛

    (头风 雷头风 眉棱风痛 真头痛 头重 头摇 颈项强痛 天白蚁) 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痛 …… [全文]

    《张氏医通》

  • 头痛

    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者,头重如石,属湿也 …… [全文]

    《万病回春》

  • 头痛

    (附雷头风、头响、头摇、头重) 经义 故春气者病在头。 ○头痛数岁不已,当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头痛,齿亦痛,名曰厥逆。 ○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 ○心烦头 …… [全文]

    《医述》

  • 头痛

    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内而脏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须分内外虚实。实者,其人血气本不虚,为外邪所犯,或蔽覆其清明,或壅塞其经络,或内之实火上炎,因而血瘀涎滞,不得通行而痛 …… [全文]

    《医碥》

赞助商链接
目录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综合
作者:龚信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