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催生

摘要:《济阴纲目》,胞衣不下,产后血晕,恶露不止,车前子,香附子,冬葵子,大腹皮,百草霜,白芷,当归,甘草,龟板,白芍,黑豆,人参,头痛,腹痛,胞衣,浮肿,生姜,身热,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枳壳、芎归、达生三方,抽其精粹而成合此汤,治临产艰难,虽一二日不下者,服此自然转动下生。

当归(三钱) 川芎 枳壳(麸炒,各二钱) 香附子(炒) 大腹皮(姜汁洗,各一钱半)

苏叶(八分) 粉草(七分)

上用水煎,待腰腹痛甚,服之即产。一方加白芷一钱。(加白芷血海之气也)

(即芎归汤)治妊娠因事仆跌,子死腹中,恶露妄行,疼痛不已,口噤欲绝,用此药探之,若子死腹中,立使逐下;若腹痛随止,子母俱安,又治临产艰难,胞衣不下,及产后血晕,不省人事,状如中风血崩恶露不止,腹中血刺绞痛,血滞浮肿,血入心经,语言颠倒,如见鬼神,血风相搏,身热头痛,或似疟非疟,一切胎前产后,危急野狼狈垂死等证,并皆治之。

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稳当,又效捷。

当归(酒洗去芦,一两) 川芎(七钱,一方各等分)

上细锉,分作四服,每服先用水一盏,煎将干,投酒一盏半,煎五七沸,温服。(投酒之法,更妙,然看缓急用)如口噤,斡开灌之,如人行五里许,再灌一服,尽此四服,便立产,神验。如产难倒横,子死腹中,先用黑豆炒热,入白水童便各一盏,用药四钱煎服。如胞产五七日不下,垂死,及矮石女子,交骨不开者,加龟板(立斋以交骨不开为阴气虚,龟为至阴,板则交错相解,故用之),并生育过妇人头发烧灰为末,每三钱,酒调服

治临产用力太过,气脉衰微,精神困倦,头眩目晕,口噤面青发直,不省人事。

木香 神曲 陈皮(去白) 麦 (炒) 黄 阿胶白芍药 苎根 甘草(各三钱) 糯米(一合半) 生姜(切碎炒黑,一钱)

上锉细,水煎,拗口灌之,连进为妙。(症亦危矣,而不用人参当归等药,且以神曲麦芽陈皮、苎根者何?盖用力太过,则胃气乏矣,故亟佐之救其胃气,又一活法也)

(一名催生如神散) 治横生逆产,其功甚大。并治胎前产后虚损,月水不止,崩漏等证。

百草霜 白芷(不见火,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汤调下,或童便酒煎进二服。然血得黑则止,此药大能固血,又免血涸甚妙。一方加白滑石煎芎归汤调下。

难产横生逆产

车前子 当归(各一两) 冬葵子 白芷(各三钱) 牛膝 大腹皮 枳壳 川芎(各二钱) 白芍药(一钱)

上锉,水煎热,入酒少许服,立产。

妊娠滑胎易生。

榆白皮 甘草(各二两) 葵子(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一方单用榆白皮焙干为末,临月,日三,服方寸匕,令产极易。

专治孕妇难产

紫苏当归(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五钱,用长流水煎服,无长流水,以水顺搅动煎。

难产,并胞衣不下

白芷 滑石 伏龙肝 百草霜(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为细末,用芎归汤入酒童便各少许,调服二次,立效。

治临产生育艰难。

当归 川芎 大腹皮(洗) 枳壳(麸炒) 白芷(各等分)

上锉,水煎温服。一方无大腹皮,有益母草火麻仁

候产母腹痛腰痛,见胞浆水下方服。(此以破血为主,血实气盛者宜之。若今人不辨气血虚实,一概混用,可笑)

桃仁(炒去皮) 赤芍药 牡丹皮 官桂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热服。

专治十月已满,多因恣情,及多吃热毒之物,瘀血相搏,临产横逆之厄,怆忙不谨,触死胎儿在腹,服此一二帖,加乌金丸二颗,效如神。(乌金丸失载,查附)

益母草(二两) 急性子 当归(各四两) 陈枳壳(一两) 生地黄 苏叶芍药(各二钱) 肉桂川芎 陈艾(各一钱) 甘草(八分) 活鲤鱼(一个)

上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三碗,先将鱼入水,坐火上略温急取鱼出,鱼死则难取效矣。

后下药煎至二碗,临服之时,加入好醋一茶匙,每一碗,和调乌金丸一颗。如死胎不下,急取无根水再煎,药渣连服二次。

(一名七宝散) 临产腰痛,方可服。

当归 玄胡索 香白芷(焙) 白矾(白矾固肾亦固血之意耶) 姜黄 没药 桂心(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烧犁头令红,淬酒调下,临阵疼时,一二服立产。

难产累日,气力乏尽,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宜此方。(不益气力治宿病,而单用大剂催生,此急因急用法也,妙妙)

阿胶(二两) 赤小豆(二升)

上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纳胶令烊,每服五合,不觉更服,不过三服,即出。

产难盖因儿枕破,与破血裹其子,故难产。但服此药,逐其败血,即自生,逆生横生并治之。

麝香末(一钱,研) 盐豉(一两,以青布裹了烧红,急研细)

上每服一钱,用秤锤烧赤淬酒下。

横生先露手足。(即非横生亦可服)

阿胶(炒) 滑石(各一两) 冬葵子(一合)

上每服四钱,水煎,连进二三服。一方有酥油一两。

难产沥浆胞干,胎不得下。

用香油、蜂蜜、小便各一碗(此方简当。小便取其破血,又有浊阴下降之理,而摩法更妙)和匀,铜锅内慢火煎一二滚,掠去沫,调白滑石末一两,或益母草末,搅匀顿服,外以油、蜂蜜于母腹脐止下摩之。或油煎一盏服之,亦可。

一方止用油、蜜、小便,能下难产

(一名催生丹) 治难产,及横生逆产

兔脑(腊月者,去皮膜,研如膏) 明乳香(二钱半,细研) 母丁香(为末,一钱) 麝香(一字,另研细)

上研匀,用兔脑髓和为丸,如鸡头大,阴干,油纸封裹,每一丸,破水后,温水下即产。

治产难,或横或倒,胎烂,腹中胀闷,服之。

生柞木(一大握,长一尺,洗净寸锉,生用) 甘草(大者五寸,锉五段)

上用新汲水三升半,入新瓷瓶内,以纸三重封紧,文武火煎至一升半,候产妇腰重痛,欲坐草时,温饮一小盏,便觉心下开豁,如觉渴,再饮一盏,至三四盏,觉下重便生,此方最验。

黄蜀葵子不拘多少,焙干为末,热酒调下二钱,神效,如无子,花亦可。若胎漏血干,难产痛极者,并进三服,良久,腹中气宽,胎滑即产,须见正产候,方可服之。如打扑死胎,红花酒下。歌曰∶黄葵子炒七十粒,细研酒调济君急。若还临危产难时,免得全家俱哭泣。

横生倒产。

人参 乳香(各一钱) 辰砂(二钱,一方只用五分)

上为末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jiyingangmu-18-12-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胞衣不下

    大全云∶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之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即不 …… [全文]

    《济阴纲目》

  • 腹痛

    心腹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脉大而疾者死。 夫腹痛。寒气客于中焦。干于脾胃而痛者。有宿积停于肠胃者。有结滞不散而痛者。有痛而呕者。有痛而泻者。有痛而大便不通者。有热痛者。有虚痛者。有实痛者。有湿痰痛 …… [全文]

    《寿世保元》

  • 腹痛

    (并小腹痛) 薛氏曰∶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按腹痛原文尚有数症,曰因气滞用玄胡索散∶因外寒用五积散;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因脾虚血弱,用六君、当 …… [全文]

    《济阴纲目》

  • 胞衣不下

    〔大全〕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衣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紧连儿脐,胞不出即不得以 …… [全文]

    《证治准绳·女科》

  • 胞衣不下

    〔大全〕夫有产儿出,胞衣不落者,世谓之息胞。由产初时用力,比产儿出,而体已疲惫,不复能用力,产胞经停之间,而外冷乘之,则血道涩,故胞衣不出。须急以方药救治,不妨害于儿,所奈者胞紧连儿脐,胞不出即不得以 …… [全文]

    《女科证治准绳》

  • 恶露不下

    大全云∶夫恶露不下者,由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胞络挟于宿冷,或产后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则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令恶露不下也。 薛氏曰∶前证若恶露不下,用失笑散,若气滞血凝,用花蕊石散。 …… [全文]

    《济阴纲目》

  • 胞衣不下论

    妇人一生莫重于生产,临产莫急于催生,既产莫甚于胞衣不下。所以不下者,有因血少干涩,或子宫空虚吸贴而不下。有因气血虚弱,产母力乏,气不转运,不能传送而停阁不下。其证但见无力,腹中不痛胀,治当补气助血,速 …… [全文]

    《胎产心法》

  • 胞衣不下

    薛立斋治一产妇,胞衣不下,胸腹胀痛,手不敢近,用滚酒下失笑散一剂,恶露胞衣并下。 一产妇胞衣不下,腹作痛,手按痛稍减,此气虚而不能送出户也,用无忧散而下。前症常询诸稳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产妇头 …… [全文]

    《续名医类案》

  • 当归

    ;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 …… [全文]

  • 腹痛

    〔良〕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少阴经,用温经汤、桂枝桃仁汤。若忧思气郁而血滞,用桂枝桃仁汤、地黄通经丸。(方见经闭。)若血结而成块,用万病丸。 〔薛〕前证若风寒伤脾者,六君子加 …… [全文]

    《女科证治准绳》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妇科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