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睾丸,血液,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血红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主要是调节ALA的生成。

1.ALA合成酶 血红素合成酶系中,ALA合成酶是限速酶,其量最少。血红素对此酶有反馈抑制作用。目前认为,血红素在体内可与阻遏蛋白结合,形成有活性的阻遏蛋白,从而抑制ALA合成酶的合成。此外,血红素还具有直接的负反馈调节ALA合成酶活性的作用。实验表明,血红素浓度为5×10-6M时便可抑制ALA合成酶的合成,浓度为10-5~10-4M时则可抑制酶的活性。正常情况下血红素生成后很快与珠蛋白结合,但当血红素合成过多时,则过多的血红素被氧化为高铁血红素(hematin),后者是ALA合成酶的强烈抑制剂,而且还能阻遏ALA合成酶的合成。

雄性激素——睾丸酮在肝脏5β-还原酶作用下可生成5β-氢睾丸酮,后者可诱导ALA合成酶的产生,从而促进血红素的生成。某些化合物也可诱导ALA合成酶,如巴比妥、灰黄霉素等药物,能诱导ALA合成酶的合成。

2.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ALA脱水酶和亚铁螯合酶对重金属敏感,如铅中毒可抑制这些酶而使血红素合成减少。

3.造血生长因子:目前已发现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如多系(multi)一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fin,EPO)在红细胞生长,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人EPO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1区,由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组成。所编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shengwuhuaxueyufenzishengwuxue-13-3-1-2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二)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血红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主要是调节ALA的生成。 1.ALA合成酶 血红素合成酶系中,ALA合成酶是限速酶,其量最少。血红素对此酶有反馈抑制作用。目前认为,血红素在体内可与阻遏蛋白结合,形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一)血红素的合成通路(过程)

    血红素合成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辅酶A及Fe++。合成的起始和终末过程均在线粒体,而中间阶段在胞液中进行。合成过程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δ-氨基-γ-酮戊酸(δ-aminplevulinica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一、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成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hemoglolin,Hb)占红细胞内蛋白质总量的95%,它是血液运输O2的最重要物质,和CO2的送输亦有一定关系。血红蛋白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一亚基由一分子珠蛋白(g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一)酶蛋白合成的诱导和阻遏

    酶的底物或产物、激素以及药物等都可以影响酶的合成。一般将加强酶合成的化合物称为诱导剂(inducer),减少酶合成的化合物称为阻遏剂(repressor)。诱导剂和阻遏剂可在转录水平或翻译水平影响蛋白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胆固醇合成的过程中HMGCoA还原酶为限速酶,因此各种因素通过对该酶的影响可以达到调节胆固醇合成的作用。 1.激素的调节 HMGCoA还原酶在胞液中经蛋白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丧失活性,而在磷蛋白磷酸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第三节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嘧啶核苷酸合成也有两条途径:即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本节主要论述其从头合成途径。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与嘌呤合成相比,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较简单,同位素示踪证明,构成嘧啶环的N1、C4、C5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二、IgE合成的调节及其受体

    (一)IgE合成的调节 IgE合成受4个因素调节,即遗传因素,接触变应原的机会,抗原的性质和TH细胞及其产生的因子,现分述如下。 1.遗传因素常可见在一个家庭成员中高IgE水平与特应症(atopy …… [全文]

    《医学免疫学》

  • (三)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乙酰CoA羧化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很多因素都可影响此酶活性,从而使脂肪酸合成速度改变。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其他酶,如脂肪酸合成酶、柠檬酸裂解酶等亦可被调节。 1.代谢物的调节 在高脂膳 …… [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四、生物合成

    DNA病毒的RNA病毒在复制的生化方面有区别,但复制的结果都是合成核酸分子和蛋白质衣壳,然后装配成新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一个复制周期大约需6~8小时。 (一)双股DNA病毒的复制 多数DNA病毒为双 …… [全文]

    《医学微生物学》

  • (二)半合成青霉素

    1.耐酸青霉素 苯氧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和苯氧乙基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抗菌活性不及青霉素,耐酸、口服吸收好,但不耐酶,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2.耐酶青霉素 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1)的空 …… [全文]

    《药理学》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