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生姜
(生姜_图缺) 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茛菪毒,恶黄芩、黄连、天鼠粪。) 陶隐居云∶干姜,今唯出临海 …… [全文]
《证类本草》
生姜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姜;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冲。外用: …… [全文]
生姜
秦椒为之使。恶黄芩、黄连、天鼠粪。杀半夏、南星、茛菪毒。 辛,温。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分。祛寒发表,解郁调中。开寒痰,止呕哕,(姜为呕家圣药。)去秽恶,通神明。得梓皮,泄肌表湿热。配大枣,和营卫。佐 …… [全文]
《得配本草》
茶方
宪宗赐马总治,泻痢腹痛方。 以生姜和皮,切碎如粟米。用一大盏,并草茶,相对煎服。元 二年,文忠公得此疾,百药不效,予传此方而愈。 …… [全文]
《苏沈良方》
生姜
生姜(图缺),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良。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汉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 …… [全文]
《本草图经》
生姜
主治呕。故兼治干呕噫哕逆。 【考证】 小半夏汤证曰∶呕吐谷不得下。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曰∶卒呕吐。又曰∶先渴后呕。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不具。 橘皮汤证曰∶干呕哕。 橘皮竹茹汤证曰∶哕 …… [全文]
《药征续编》
腹痛
(并小腹痛) 薛氏曰∶产后小腹作痛,俗名儿枕块,用失笑散行散之(按腹痛原文尚有数症,曰因气滞用玄胡索散∶因外寒用五积散;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因脾虚血弱,用六君、当 …… [全文]
《济阴纲目》
腹痛
上焦痛者,在膈上,是胃脘痛也。中焦痛,在中脘,脾胃间病。下焦痛,在脐下,肝肾间病也。凡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病多虚,暴病多实。得食稍减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为虚;痛剧而坚 …… [全文]
《慈幼便览》
生姜
【本经】见干姜。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 …… [全文]
《长沙药解》
生姜
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则老姜造成者。故干姜得秋气多,功兼收敛。生姜得夏气多,功主横散。干姜温太阴之阴,生姜宣阳明之阳。一脏一腑,亦治分母子。 生姜气薄发泄,能由胃通肺以散邪。凡外感鼻塞与噫气呕吐 …… [全文]
《本草思辨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