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走

摘要:《汤液本草》,五味,中医,医学,全文,在线阅读,电子书 。

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

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

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

五味入胃,各归 ……

[阅读全文]

转自:古医密码

原文地址: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MuLu/ShuJiNeiRong/tangyebencao-6-1-20-0

1 2 3 4 5
请选择评分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一、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 …… [全文]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分清五味 让身体健康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假如你调配得科学合理,不仅增加营养,而且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相反,你若是偏嗜其中一味,则有害于身体。 甜 …… [全文]

  • 五味

    天地既判,生万物者惟五气耳!五气定位则五味生,五味生则千变万化,不可穷已。故曰∶生物者,气也。成之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耦,以耦生则成而奇。寒气坚,故其味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可用以坚;风气散, …… [全文]

    《本草蒙筌》

  • 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有淡味,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者,所以仍称为五味,但实际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荆芥散风寒,砂仁行气,川芎活血。甘味能补能缓,如黄耆补气,阿胶补血,甘草能缓解 …… [全文]

    《中医名词词典》

  • 五味

    (蔓草)敛肺归肾涩精固气 五味(专入肺肾)。味虽有五。(皮甘。肉酸。核中苦辛。皆咸。)而酸咸俱多。其性亦温。故书载能敛气。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止呕除泻。宁嗽定喘。除烦止渴。消肿解酒。收耗散 …… [全文]

    《本草求真》

  • 五味

    《御览》卷九百九十 一名玄及。 …… [全文]

    《吴普本草》

  • 五味

    中药学名词。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 …… [全文]

    《中医词典》t~w

  • 北五味

    〔害〕酸咸为多,能敛肺气。气为卫。若邪风在表,痧疹初发,一切停饮,肺家有实热者,皆当禁服之。恐闭其邪气,多致劳嗽虚热,盖收补之骤也。 〔利〕性温,五味具备,酸咸为多。收肺而疗咳定喘,补肾而壮水涩精, …… [全文]

    《本草害利》

  • 五味异功散

    健脾进食.为病后调补之良方. 苓术参甘四味同.(人参茯苓白术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加姜枣煎.名四君子汤.)方名君子取谦冲.增来陈夏痰涎涤.(前方加陈皮一钱顺气.半夏二钱除痰.名六君子汤.)再入香砂痞满 …… [全文]

    《时方歌括》

  • 调和五味健康饮食

    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这五种类型的味道,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 …… [全文]

赞助商链接
目录

《汤液本草》

《汤液本草》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本草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