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赞助商链接
 相关阅读
  •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药家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金匮要略方论》 …… [全文]

  • 《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 …… [全文]

    《中医词典》r~s

  • 《伤寒论》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 …… [全文]

    《中医词典》z~其他

  • 伤寒论

    世传张仲景用《素问·热论》之说,广伊芳尹《汤液》而为之,至晋王叔和始因旧说重为撰次,宋成无己复为之注释。其后庞安常、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王实之流固亦互有发明,而大纲大要无越乎汗吐下温四法而已。盖一证 …… [全文]

    《古今医统大全》

  • 伤寒论

    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热病.有温病.有中湿.有伤寒.其所苦各不同.此五者配入五气.随四时为病.故春风夏热秋湿冬寒中温.而伤寒则居一焉.(其细论在伤寒类证集中)其四时之病.皆谓之伤寒者.乃总概之名也 …… [全文]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伤寒论

    伤寒专祖仲景.凡读仲景书.须将伤寒与中寒.分为两门.始易以通晓.为因年久残缺.补遗注释者.又多失次错误.幸历代考正者渐明.逮陶节庵六书吴绶蕴要二书刊行.而伤寒之理始着.余于至理.未暇详辨.先将伤寒中寒 …… [全文]

    《医贯》

  • 伤寒论

    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余始读而疑之.谓既伤于寒.何以反病热乎.盖寒者天之阴气也.热者人之阳气也.天以阴气侵人.则拘急而畏寒.人以阳气被郁.则蒸冒而发热.然邪气既盛.正气不能拒之而出.须以辛温之 …… [全文]

    《古今医彻》

  • 伤寒论

    伤寒遵仲景之法,药症精明,诸医罕及。至陶节庵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间杂症叠兴,非有真传不足语此。夫小儿伤寒与大人无异,所兼者惊积而已。其煎剂,视儿大小,比大人少减耳。大人诊脉,视症显而易明;小 …… [全文]

    《婴童类萃》

  • 伤寒论

    寒者、冬月严寒杀厉之气也,然有冒、有伤、有中之不同。冒者、皮肤受寒,鼻寒眼胀,洒淅寒热,微觉拘倦者是也。伤者、即下文传经之症也。中者、因体虚腠理?豁,寒邪直入三阴之经,不从表传,其症四肢厥冷,脐腹绞痛 …… [全文]

    《医效秘传》

  • 伤寒论

    病有悬性命于毫发之端,决死生于顷刻之下,死生之间,系医者之工拙,医者之工,则病之痊愈速如转圜。医者之拙,则所投之药过于白刃,此伤寒之病,非独伤人之急,医者之难事也,古人有言,一日二日,在于皮肤,四日五 …… [全文]

    《史载之方》

赞助商链接
目录

《伤寒论》

编著/作者: 张仲景

更新日期:2021年7月7日

《伤寒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简介
伤寒、金匮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详细内容
最近浏览
暂无记录

古医密码 Guyimima.com © 2019-2024 粤ICP备18120864号